首页 >戏曲漫谈>名家评论

秦腔《大树西迁》情动广州
时间: 2010-07-30          点击量: 4161

荣获第十三届“文华优秀剧目奖”
编剧陈彦荣获“文华剧作奖”

李梅荣获“文华表演奖”
作曲王激、薛天信、谭建春荣获“文华音乐创作奖”
刘照亮荣获九艺节“表演奖”

 

  参加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并入选第十三届文华奖参评剧目的大型秦腔现代剧《大树西迁》,5月15、16日在广州上演,受到专家、观众的热烈欢迎,荣获“文华优秀剧目奖”,同时主演李梅荣获“文华表演奖”,编剧陈彦荣获“文华剧作奖”,作曲王激、薛天信、谭建春荣获“文华音乐创作奖”。此外,该剧中周长安的扮演者刘照亮荣获第九届艺术节“表演奖”。这是自去年5月搬上舞台以来的短短一年间,《大树西迁》第四次冲出潼关,参与国家重大赛事活动。  
  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由文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承办,这是中国艺术节首次在华南地区举办,也是首次由省会城市承办。“文华奖”是文化部主办的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设立于1991年,设文华大奖、文华优秀剧目奖和单项奖,迄今为止已举办了十二届。我院眉户现代剧《迟开的玫瑰》曾荣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文化部第九届文华大奖;眉户现代戏《漂来的媳妇》曾荣获文化部首届“文华新剧目奖”。据悉,这次共有65台剧目角逐第十三届“文华奖”,这些剧目均为近年来中国艺术创作的精华,代表了当代中国舞台艺术的最高水平,几乎囊括了我国现存的所有主要传统剧种,其水准之高、题材之广、内容之丰富,为历届中国艺术节所未有。
      15日晚8点,千余名观众和专家评委聚集广州军区礼堂,凝神欣赏黄土文化、古老剧种的现代演绎。中国剧协名誉主席、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也兴致勃勃地来到剧场,第二次观看《大树西迁》。伴随着剧情跌宕演进,剧场内观众情绪强烈起伏,平素见多识广、对演出颇为挑剔的广州人,此刻被彻底征服,忘我地融入了剧情。许多人热泪横流,唏嘘不已,数十次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直到演员长时间谢幕,仍是久久不停,人们涌到台前,高声叫好,抒发着自己内心的感动。演员们也深受感染,纷纷将观众献给他们的花束抛向台下,回报大家的热情。鲜花传递之间,舞台上下,一片沸腾。大气磅礴的秦风秦韵,壮丽恢弘的历史画卷,深刻厚重的人文内涵,精湛细致的艺术品格,使《大树西迁》倾倒了全场观众,又一次在全国的平台上,为陕西戏曲赢得了满堂彩。
      当晚演出结束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观众,其中有专家,也有学生,虽然年龄、身份各异,但众口一词,都对《大树西迁》赞誉有加。著名戏剧评论家林毓熙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又给戏曲现代戏舞台奉献了一台精品力作。这个戏写了交大由上海扎根西安,写了共和国的变迁,写了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贡献,也写了陕西的风土人情。我认为,陈彦这部戏写人物的命运,人物的情感,写人物的性格,是写到家了。每个人物命运的丰富性,人物性格的鲜明性,都让我感动。在总体艺术上呈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无论是李梅,还是剧中的其他角色,都很成功。秦腔在这个戏里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而成为人物命运转折很重要的切入点,既是这个戏的艺术形式,也成为了内容。这个戏使我们的戏曲现代戏有了一个新的发展,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又有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我很敬佩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这种向艺术高峰不断攀登的精神,作为老朋友,我祝贺他们演出成功!”广州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徐俊忠说:“我在高校工作,这些年里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大学出现了一些问题,社会对大学的评价、对知识分子的评价都呈现出了多样性。今天这部戏表现了知识分子对国家、对事业的爱,以及彼此之间真挚的感情,是一曲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赞歌,很难得。这部戏的人物不是概念化的,个性很丰满,人物性格发展十分可信,作为知识分子,看后在情感上特别有共鸣。你们的艺术实践,证明了主旋律作品也可以做得很好。”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马达说:“这种豪迈的戏曲让人很是喜出望外,感觉很震撼。文学剧本很美,词也写得好,写出了人性的美、人情的美,很感人。”一位从事媒体工作的广州观众说:“今天看戏,我有三、四次落泪了。一方面因为我是在新疆长大的,所以有同样的情怀,从头到尾一直非常激动、感动;另一方面,我是搞电视做传媒的,深知广州这个地方对文艺演出是很挑剔的,演出市场非常残酷,很多歌手、明星都无法在这里开演唱会,但是今天从演出结束后的掌声,就能感觉到这部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它传递出的坚毅、大气、浪漫,都使人感受深刻。没想到秦腔会这么好看,这么好听,尤其是好听很难得,以前感觉秦腔就是悲怆,而这场戏音乐很丰富,有很多现代元素,很容易让我们接受。民族艺术在广州这种现代的地方,能够得到这么多观众的认同,让大家见识了大西北的气势,让我感到很开心。希望秦腔走出来的这条现代民族艺术之路继续走下去,希望秦腔再来广州演出。”
      5月16日晚,《大树西迁》此次广州行的第二场演出在广州军区礼堂拉开帷幕,广州市民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来到剧场,一睹秦腔的芳容。来自全国各地艺术团体的观摩代表操着不同的口音,也随人流进入场内,观看这部共和国优秀知识分子的礼赞。演出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台上震撼人心的剧情,准确细腻的表演,高亢激越的唱腔,赢得了观众们阵阵热烈的掌声,场内再次出现曲终人不散的感人场景。
      专程来观看演出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文化部原艺术局局长曲润海高兴地说:“我十年以前看过这个剧本,就觉得很好。像批阅十载的《红楼梦》一样,《大树西迁》也历经了十年的辛苦,今天,这个戏终于成了!这部戏非常有价值,现在讲核心价值观,它体现的就是西迁知识分子的价值观,也是秦腔艺术的价值观。用秦腔艺术来表现西迁知识分子,这种尝试同样是非常有价值的。它是一个紧扣时代命脉,紧追艺术规律,紧贴观众心理的成功之作。我相信它像过去的《迟开的玫瑰》一样,会开得非常鲜艳。我祝贺《大树西迁》,西迁成功!”满头华发的曲老先生,内心波涛起伏,夜不能寐,连夜作诗,咏赞《大树西迁》:“红军北上,干部南下,教授西迁,战略伟大。炎黄子孙,天下为家。大爱无悔,大道无涯。”并为该剧编剧题诗一首《赠陈彦》:“八年西迁大树,铸就西部风景。水土养育品性,成活成材扛鼎。曲润海  2010年5月16日夜”,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戏剧评论家王评章看戏后也激动地给编剧陈彦连夜发来手机短信:“陈院长:谢谢你的戏!真好。我们来观摩的人路上都在谈,戏很大气,很感人。作家情感很真挚,有自己的理想、价值追求,让人有一种久违的感动。戏难度很大,跨度很大,不是常见的写法能完成的,尤其是情感表现,但戏都表达得很好。祝贺你又写了个好戏,给秦腔、给当前的中国戏曲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评章”。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米和平说:“今天看这个戏确实心情十分激动,没有想到会这么好,剧情特别感人,我几次都感动得落泪。几位主要演员水平都非常高,从剧本构思到音乐设计、舞台美术都非常精致、精彩,真是没有想到。我是陕西人,看完戏后也产生了想回去为西北做一些事的想法。”广州天河龙洞街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张圣德副主任说:“我对西安特别有感情,因为儿子就是西安交大毕业的,所以今天看戏特别亲切,特别感动。很遗憾你们很快就离开广州,我一直想,这样好的戏应该给我们的孩子们演一演。演员跨行当表演,从年轻演到老年,还演得这么好,真不容易!”广东省文化厅一位女同志专门找剧组谈了自己的观感:“我们省里签约了一些业余编剧,但是我们看这个戏后,感觉我们差太远了。戏真的非常好,不光我们女性流眼泪,身边几个男同志也在摘下眼镜擦眼泪,太感人了。它不仅写了一个人的成长和对国家的贡献,主要是有一种贯穿始终的精神,让人震撼。”
      16日下午,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组委会还专门为《大树西迁》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该剧编剧、我院院长陈彦率导演王青,作曲王激,主演李梅、刘照亮、郝卫等人出席。会上,陈院长向到会的记者简要介绍了我院以及秦腔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并就记者感兴趣的问题作了回答。到会的记者们与其说是提问,不如说是抒发自己对《大树西迁》的观后感,这一点尤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香港《中国文艺周报》记者热情洋溢地说:“昨晚我看了《大树西迁》,真的给了我很深的震撼!中国的一个地方戏,能演得那么真实、震撼,主创人员真的是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主演李梅最后那一大段高潮部分的演唱,确实让整个现场沸腾了。我问了坐在我周围的一些观众,他们第一句话是‘没想到’,第二句话还是‘没想到!’我问为什么没想到,他们说没想到秦腔演出会这么好,这么引人入胜。人们一般看电影、电视的时候都会打瞌睡,但昨天两个多小时没人打瞌睡,都是聚精会神地看戏,所以我说,这是非常成功的一个剧。我们真的非常渴望能把这个戏带到香港去,让香港的民众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中国民族文化,看到这么好的一个作品!”
      《中国文化报》记者屈菡说:“昨天看戏之前,我采访了一些观众,问他们对这个戏是什么样的期待,一个阿姨是广东本地人,她说‘不知道能不能听懂秦腔,好不好看心里还没底’。戏看完后我又问她,她说‘整个故事情节都看懂了,实在是太好看了!’”
      演出结束后,《南方日报》记者郭珊就《大树西迁》的创作情况采访陈院长时,首先谈了她看《大树西迁》的感想。她说:“谢谢你们给我们带来这么多惊喜!九艺节看了这么多戏,到目前为止,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作品,我看到旁边的观众好几个都哭了。我看了这个戏,总结出两个观点,一个是现代戏的创作要非常厚重的生活基础,我知道这个戏很多故事细节、很多思考,如果没有一个长期的积累,是出不来的,就像农药催肥的那个柿子和自然熟的柿子是不一样的。还有一个,就是这个剧本本身的文学性很强,可以单独拿出来做小说,一般来说,一个戏曲剧本很少能做到这个程度,这个剧本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大树西迁》在广州的演出让观众震撼,而这些发自肺腑的褒扬,对剧组全体演职人员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极大的激励和鼓舞呢?!
  被评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本”的《大树西迁》自公演以来,相继奉调进京为共和国60大庆献礼演出,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赴厦门参加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荣获“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主演李梅荣获“优秀表演奖”。 2009年12月,主演李梅获第20届“上海白玉兰主角奖”,刘照亮同时获 “上海白玉兰配角奖”。 2009年12月,《大树西迁》入选“2008-200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此次出征广州,在好戏连台、竞争激烈的中国艺术节上,《大树西迁》依然受到如此欢迎和厚爱,是陕西文化的骄傲和光荣。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