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剧院介绍
剧院简介
院长寄语
领导班子
历任院长
荣誉榜
联系我们
院属艺术单位
一团
二团
三团
四团
艺术研究中心
演员训练班
戏曲时讯
剧院动态
戏曲新闻
演出预告
通知公告
名家荟萃
菊苑耆宿
老艺术家
梅花奖
当红隽秀
剧目集锦
新剧动态
经典再现
院优秀剧目
视听欣赏
戏曲漫谈
名家评论
戏曲知识
戏曲杂谈
留言板
戏曲漫谈
名家评论
戏曲知识
戏曲杂谈
戏曲时讯
2025-05-16
【西安天天有秦腔】5月22日-23日秦腔《花烛恨》即将上演
2025-05-16
八面锦旗映丹心 一纸长信诉深情——八家单位致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共谱军民鱼水新篇
2025-05-14
我院离退办联合西安爱尔眼科医院开展眼科义诊活动
2025-05-11
【西安天天有秦腔】5月12日-13日秦腔《卷席筒》即将上演
首页
>
戏曲漫谈
>
名家评论
秦腔新青春时代的到来
时间: 2009-03-31
点击量: 5606
秦腔新青春时代的到来 ——观青春版秦腔《杨门女将》有感 随着昆剧青春版《牡丹亭》、越剧青春版《第一次亲密接触》等一系列戏曲界的“青春”之后,作为秦腔艺术最高学府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经过宏大策划,精心打造,隆重推出了青春版《杨门女将》,成为秦腔青春新时代的开端! 青春版秦腔《杨门女将》观赏过后,让人觉得美不胜收到无法用言语形容,它是青春与烈火的碰撞、是爱国情怀与英雄史诗的再现。 1.剧情结构 有人说“戏的头场是头”,在青春版秦腔《杨门女将》剧本中,可以充分感受到此。该剧在第一场之前增加“序幕”一场,既突出了杨宗保为抵抗西夏王犯境而牺牲的壮烈场面,又成功地向观众展示了边关的严峻形势,巧妙地省去了旧剧中的回放交代,成为全剧情节发展的重要铺垫,使全剧显得紧凑明快,为观众制造了伏笔,推出一个小高潮。此一小高潮中巧妙运用“射箭舞”和“沦陷舞”,给观众展现了杨宗保的壮烈牺牲,又给观众造成了一个小紧张,与第一场的“寿堂”形成鲜明对比,将观众胃口提起,又很快放下,引人入胜。如此的噩耗与寿宴、殉国与庆寿尖锐对立下的境遇,把人物急遽地推向矛盾尖端,这种充满矛盾的处境为下一场创造了氛围。 戏曲情景是引发戏剧冲突的元素之一,在情景中加上环境、事件和人物关系的作用,推动剧情发展,使冲突变得剧烈。青春版《杨门女将》中序幕与第一场“寿堂”之间的冲突不言而喻,杨府张灯结彩、喜气盈盈,边关狼烟四起、啸风阵阵。在佘老太君得知孙儿宗保牺牲后,悲愤之情难以言表,含泪“将寿堂……改为……灵——堂!”,如此的第一场与第二场之间“寿堂”到“灵堂”的转换,又是一个明显的戏剧冲突,高潮跌宕,让观众沉浸在悲痛之中,难以控制。 在“灵堂”之上,佘老太君及杨门十二寡妇请缨出战,又是一个冲突,这一冲突是通过宋仁宗、王辉、寇准以及佘老太君之间的对白,把仁宗的怯懦苟安心理、王辉的阴险狡诈嘴脸和寇准的推波助澜形象,以及杨门女将的英勇无比、悲壮激昂的情怀诠释殆尽,是一个具有鲜明戏剧冲突的高潮。 戏剧情节也只有在这种环境里才能凸显出矛盾与冲突。杨门女将对主和派王辉的百般讥讽和有力驳斥;寇准支持杨家出战,在争论中推波助澜……不同人物的行动与交锋,使这场“冷”戏变得“热”了起来。杨门女将的堂堂正气充溢全剧始终,给人留下一部英雄豪情无限壮美的史诗。剧情结构连环相扣,情节跌宕起伏,观众悲喜交加,无不是一台成功舞台剧的衡量标准。 2.角色塑造 戏剧角色塑造成功与否,决定着戏剧本身的成功。角色的塑造不只是纯粹的“演”,还是一种自然的“表”。青春版秦腔《杨门女将》一剧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佘太君、穆桂英、杨七娘皆为重要角色,也有很大比例的剧情。 佘太君的人物形象,观众较为熟悉。一个熟悉的人物形象,每次演出都必须给人一种熟悉而陌生的感觉。此种感觉除了演员自身的演出外,还取决于剧本的表现要求。在青春版秦腔《杨门女将》中,佘太君给人留下一种豪气万丈、英雄无比的巾帼英雄形象。特别是第二场“灵堂”中,老太君在听到爱孙为国牺牲后,满腔仇恨,但却没有显现出丝毫的急躁。而早于佘太君出场的穆桂英却是“禀太君即刻发兵讨伐凶顽”,以及柴郡主“切不可失常态急坏高堂老祖先”,其中同为杨家女将,只因剧中角色的不同,便形成强烈的对比,使人物角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又满足了“演”的要求。 第三场“校场”之中的杨七娘与前一场“寿堂”中的杨七娘前后一致,表现出泼辣、英勇、机智的性格特征。第一场“寿堂”中杨七娘“太君放心,有我七娘监管,看他谁敢不喝个人仰马翻”“你爹当年是好酒量,儿子理应比爹强,小杯不够换大斗,一人最少喝一缸!”与第三场“校场”之上的杨七娘在看到穆桂英和文广的比武不分胜负情况下,“急得七娘肝火生”“前辈应让后来人”,以及第七场“决战”中英勇无比以一当十的杨七娘,都是舞台角色的成功塑造。角色在一定环境中,个性因素的适时展现都是对一个有血有肉舞台角色成功塑造的重要方式。 从全剧来看,对人物的塑造是在剧情发展运动中的塑造。每个角色在登场时都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有力的戏曲情境。如桂英在第一场“寿堂”中的出场,在众丫鬟、院子、兵士的“备宴舞”之中,桂英“大红寿字挂厅堂”出场,与众丫鬟的对唱,展现了一个人在杨府,心系边关丈夫的家庭少夫人形象。在第二场“灵堂”中,王辉表现出嘲笑佘太君挂帅出征、无先行官的轻蔑态度时,穆桂英挺身而出,凝视王辉,王辉一怔,惊退,则表现出穆桂英的英勇威风。在第六场“探谷”中,穆桂英同佘太君面对西夏王的诱敌之计,将计就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其机智勇敢的角色特征。角色塑造不仅是剧情发展的需要,更是吸引观众的需要,一个好的剧本,是成功角色塑造的集合。 3.表演风格 每个戏剧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其性格特征的不同,必须通过不同形式的表演方式予以展示。 青春版秦腔《杨门女将》采用明快、紧凑的表演方式,利用一个又一个的戏剧冲突,把人物的个性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例如,佘老太君的开始出场,“(开怀大笑)哈哈哈!”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为宗保庆生辰我心欢畅,百岁人喜的是四代同堂。看今日花团锦簇满庭流芳”,通过缓慢而稳健的步伐特征展现出颐养天年之老人的幸福和满足,内心的激动自然流露。而在第二场“灵堂”中,佘老太君从寇准口中得知仁宗有与西夏求和之意时,急切地“什么,与西夏求和”,既表现出作为国家老臣的急切之情,又表现出不满,同时更表现出对出此主意人的愤恨。在王辉为此强辩时,佘太君用似是商量又是质问的口气“只有求和了?”等等都清晰地表现出青年演员对《杨门女将》人物特征的准确把握。 青春版秦腔《杨门女将》的表演风格是多样的,不只是言语和肢体语言的展示,更是音乐舞蹈和美术设计的综合展示,是一台具有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流行、灵动与青春活力完美结合表演特色的青春历史剧。 4.舞美设计及灯光音乐 青春版秦腔《杨门女将》与传统京剧、传统秦腔《杨门女将》最大的区别,就在其大胆地添加了许多现代性因素。 比如舞蹈,传统戏曲表现舞蹈是程式化的,而此剧中则汲取具有现代舞蹈效果的吊唁舞、刀舞、狼舞等娱乐性元素,使剧作中充满着青春激情,这与青春版的《杨门女将》戏剧节奏相一致,又符合现代大众娱乐文化的运动感、炫目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青年观众的心理和欣赏需求。美术设计也一改过去单一、呆板的背景模式,吸收了话剧舞台的艺术效果,精心设计出适合剧情和观众感官效果的前后伸缩、层次起伏式的活动舞台。灯光和服装的改进,更是出乎一般观众的想象,利用全自动电脑控制的灯光,或明或暗、或红或紫,都给人一种变换的奇妙感,让观众感受到一种眩晕的感觉,不知身在何处!服装的华丽和美妙,让人感觉到美轮美奂、应接不暇,演员身着色彩各异的绣花长裙,在舞台上随风飘动;或者素带扎头,长带束腰,给人以精明干练、身怀绝技之感,既具有青年演员婀娜多姿的青春气息,又有英姿飒爽、雄风万里的英雄气概。音乐更是一种全新的感觉,此次秦腔音乐中,大胆采用了重金属乐器,使以往以丝竹为主的秦腔音乐表现出新的气息;西方音乐元素的加入,使戏剧的雅性大大提高,更大程度地符合现代文化青年的欣赏口味,是秦腔青春版的一次大胆探索。 青春版秦腔历史剧《杨门女将》的成功演出,是秦腔艺术界的一次自觉而勇敢的探索和创新,预示着秦腔新青春时代的到来,对培植秦腔青年演员和青年观众都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尝试,必将促进秦腔艺术的繁荣和大复兴时代的早日到来。著名评论家李星说“青年演,演青春,出好戏,出新人”,我们看到的不只是秦腔艺术的光明未来,更是传统文化的光辉前景。 (作者系 《中国医学伦理学》编辑部编辑)
七十岁的青春
好院长马健翎 我们永远怀念您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