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是青春版秦腔历史剧《杨门女将》在台湾的第二场演出。按以往我们院剧目在外地巡演的经验,第二场会较前一场上座率更高,剧场气氛也会更加火爆,所以全剧组都信心满满地投入了演出。果然,7点刚过,扶老携幼的观众就从四面八方来到了地理位置偏僻的艺文中心演艺厅,习惯于低声细语的台中市民此时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矜持,剧场内呼朋唤友的热情谈笑不绝于耳,大家兴奋地打着招呼,互相询问着得到《杨门女将》演出信息的途径。也有很多观众昨天就观看过一次的,这时便引来了亲朋好友“怎么不早点通报一声”的埋怨。
演出效果依然,观众自始自终沉浸在剧情当中,时而鸦雀无声,时而掌声雷鸣,台湾观众给予《杨门女将》毫不保留的热情,以至于剧组有人笑称,观众们该鼓掌的地方都鼓掌,不该鼓掌的地方也鼓掌——比如在内地西夏王演得再好,也不会有人为坏人鼓掌,而在这里,李江伟的唱腔照样也激起了台湾观众的掌声。一些祖籍浙江、河南等地的耄耋老人,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来到剧场,找到剧组工作人员,抒发他们的思乡之情。台湾陕西同乡会台中地区总干事朱永正先生特地给剧组定制了一个精致的花篮,篮中花朵娇艳欲滴,上面一幅书写着“三秦友谊重,两岸情义深”的大红标签更是引人注目。这位操着纯正秦腔的蓝田籍老人,连续两天都携台湾籍夫人赶到剧场观看,他那为家乡戏曲倍感自豪的神情,使周围的观众深受感染。演出结束后,他走上舞台与演员们合影,这个举动,鼓励了许多恋恋不舍不愿离去的观众,只见一拨一拨的人跳上舞台,摄影机的声音响成一片。魏艳妮、孙艳、杨静、宋弟弟等几个演员成了焦点,被观众团团包围,要求合影。孩子们尽管已经十分疲惫,但在台湾观众的热情面前,他们始终面带微笑,尽力去满足观众的心愿。这些可爱的孩子,在广阔的舞台上,在不断的演出实践中,已经迅速长大成人,给秦腔和我院带来了一片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