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6日,我院小梅花秦腔团青春版秦腔历史剧《杨门女将》剧组一行90人,带着这部被专家誉为“镇院之宝”的大戏,飞赴宝岛台湾,进行为期10天的交流巡演。
台中县特为演出活动举办了联合记者会
《杨门女将》去年曾为参加“情系长安—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的台湾文化界知名人士演出,得到了嘉宾们的高度评价。此次应台中县文化局的邀请,剧组远征台湾,参加以“百福骈臻迎妈祖”为主题的“2010大甲妈祖观光文化节”系列活动,就是“情系长安”文化交流活动的一大后续效应。妈祖信仰是海峡两岸华人的重要信仰,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了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力,提升地方产业知名度,台中县每年都要举办“大甲妈祖观光文化节”,至今已经第10个年头。而今年的节庆更是非比寻常,由于台中县市即将合并为大台中市,这次也成了台中县最后一次担当此项活动的主办方,以台中县黄仲生县长的话说,是空前绝后、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活动。4月9日上午,主办方在台中县政府大厅举行了联合记者会,陕西赴台湾演出团团长、省文化厅厅长余华青,率演出团其他领导成员及《杨门女将》主要演员魏艳妮、孙艳、李江伟、崔江等,与赶来参加文化节的杭州杂技总团、河南嵩山少林功夫团、日本鸟取县麒麟狮子舞团一同出席了记者会,余厅长代表参演团体在会上发表了致辞。他首先对“2010台中县大甲妈祖观光文化节”表达了衷心的祝愿,对作为主办方的台中县文化局为两岸文化交流所作的努力表示了诚挚的感谢,介绍了陕西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以及百戏之祖秦腔的流播和发展。他接着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秦腔演出、研究团体,下辖有四个团和秦腔研究机构,小梅花秦腔团是其中的一个,也是最年轻的秦腔表演团队。这些年轻的演员从11、12岁开始学艺,一直顽强、刻苦地进行严格的训练,由他们演出的《杨门女将》在各地演出都备受好评。由于他们艰苦的努力,在2008年获得了美国白宫颁发的“站得更高”奖。余厅长最后说,希望青春版秦腔《杨门女将》能给台湾同胞带来艺术的享受,并再次祝愿“2010台中县大甲妈祖观光文化节”圆满成功。台中县黄县长和县文化局陈志声局长等当地官员在记者会上简要介绍了参加文化节的各个演出团的情况,并不约而同地对中国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的剧种秦腔和青春版秦腔历史剧《杨门女将》表示了特别的期待。陈局长说,豪迈的剧种,强大的阵容,杰出的团队,一定会为台中县最后一次“大甲妈祖文化节”带来震撼。
联合记者会最后一项内容是精彩片段展示,各个演出团均拿出了演出的精华部分进行现场表演,《杨门女将》的几位主要演员也亮出了自己的拿手唱段,魏艳妮演唱的佘太君激起了会场阵阵掌声,孙艳、李江伟、崔江演唱的《十五贯》、《二进宫》、《杨门女将》选段让很多第一次欣赏秦腔的与会人员领略到了来自大西北的豪迈秦音。
《杨门女将》首场演出赢得满堂彩
9日晚,《杨门女将》在台中县艺文中心演艺厅举行了首场演出,由此拉开了秦腔6台剧目大规模赴台湾演出的帷幕。
晚上7点30分,数百名台中市民来到了艺文中心演艺厅,爱看戏也会看戏的台湾同胞在这里与大秦之腔亲密接触,兴奋地观赏了一场精彩的演出。尽管《杨门女将》演出已达百余场,戏里的每个动作、每句台词对小演员们来说,早已是滚瓜烂熟,但他们在舞台上的表现始终是那么严肃、认真,未有丝毫懈怠。面对着台湾观众,他们精气神十足,个个英姿飒爽,精神抖擞。靓丽的阵容,真切的表演,激越的唱腔,利落的武打,深深吸引了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数十次响起,叫好声此起彼伏,与该剧在大陆其他城市的剧场效果毫无二致。台湾同胞与英雄的杨家将之间,情感相融,心灵相通,观众们完全进入了剧情之中。演出结束了,全场观众不愿退场,以长达几分钟的掌声向演员们抒发着内心的感动。大家纷纷跳上舞台,与剧中饰演主要角色的演员合影留念,以表达他们对《杨门女将》由衷的喜爱之情。一位担任台中市乡土文化学会理事长的黄庆声先生说,这部戏在传统经典的基础上做了很多创新,剧中蒙太奇等手段与戏曲程式水乳交融的运用,让人耳目一新。几位导游三天来与剧组人员朝夕相处,从未想到这些平时看起来特别稚气的孩子,在舞台上个个都是身手不凡,导游们一边伸出大拇指赞叹着了不起,一边把戏里的人物与脑海中孩子们留下的形象一一比较,竟发现对上号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相处了几天的熟悉面孔这时全都不认识了,这让他们有一种奇妙的兴奋。观众中有不少年轻人,他们说,以前看过京剧的演出,但节奏很慢,相当急人。而《杨门女将》结构紧凑、高潮迭起,让人丝毫没有坐不住的感觉,非常好。台下还有几位满头华发的老者,一开口竟然是地道的陕西口音,原来他们是1949年随国民党来台的退伍老兵,其中两位蓝田人,一位西乡人,都已是90多岁高龄。他们说,这辈子还能看上这么好的家乡戏,真是没想到。咱们在这里演几天,他们就要看几天。很多观众退场时搓着双手,都说鼓掌鼓得手疼。
演出团团长、省文化厅厅长余华青陪伴观众看完了整场戏后,高兴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受国家文化部和陕西省文化厅的指派,陕西秦腔代表团应邀参加了这次文化交流活动,担任这个任务的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演出剧目是《杨门女将》。今天他们在台中县文化中心进行了来台湾的首场演出,演出非常成功,台湾的观众对这部戏非常赞赏,对演出评价很高。在台期间,《杨门女将》还有三场演出。这也是我们陕西在台湾地区举办文化活动的序幕,后面还有陕西民俗文化展等一系列活动,我们相信,通过这些活动,必将进一步加强陕西与台湾的文化交流,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青春版《杨门女将》在台湾成功的演出效果,不仅在情理之中,也完全在意料之内。尽管如此,剧组全体成员还是感到了极大的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