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荟萃

首页 >名家荟萃>菊苑耆宿

封至模
时间: 2020-05-19          点击量: 6557

封至模.jpg

    封至模(1893—1974),剧作家,戏剧教育家,导演。本名挺楷,出身小商人家庭。10岁入私塾,先后入长安第一高小陕西省英算专修班、西北大学预科、上海同济德文学校、北平美专等校学习。在北平就读时受“五四”新文化思潮影响,与熊佛西、陈大悲、李健吾等从事话剧活动,并组织了北平实验话剧社,演出《夜未央》、《不如归》、《一元钱》、《幽兰女士》等剧;又参加了齐如山、梅兰芳的组织的“国剧学会”,并结识了余叔岩、程砚秋、荀慧生等名流,习研京剧。延请著名京剧票友王寿山教授花旦。假期返陕,加入李游鹤组织的京剧票友社。返平后,又拜清廷供奉老伶工李宝琴为师,习花衫、青衣,常与戏剧界名家联袂演出,剧目有《五花泪》、《十三妹》、《玉堂春》等。扮相俊美,做工细腻,受到戏剧界的赞赏。他1923年美专毕业后回陕,先后当过教师、政府职员等。在长达七八年的时间和频繁的职业门坎变动中,一面工作,一面仍致力于艺术活动,曾参加西安京剧票房“广益娱乐社”,与刘尚达、张寒晖等发起组织“西安实验话剧团”,与武小文等创建西安第一所影院——阿房宫电影院,与周伯勋等创办文学戏剧小报《小言》。1931年应聘西安易俗社,任训育主任兼编剧、导演。他治学严谨,教学教人,注重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并关心学生思想、心理变化。“九一八”事变后,他赶排了自己编写的秦腔历史剧《山河破碎》、《还我河山》。遂率易俗社赴北平慰问抗日军民。据当时北平《全民报》载:“观众极多,足无隙也。”1939年后曾与刘仲秋、任桂林等创办西安夏声戏剧学校,出任校长,并出版《夏声》剧刊。又出任陕西省巡回演出戏剧歌咏队队长,后转为陕西省戏剧专修班,任主任。在极度艰难中,变卖家产,自筹经费创办了西安上林剧院,任院长。对于戏曲,他力求不断改革。在化装上,改“齐鬓”为“花鬓”,一时争相效仿。许多服装都由他自己设计、绘画、制作。其他如饮场、拉场、文武场面外露,池庭设茶座等,都坚决废止。他数次出面邀请上海百代公司来陕灌制唱片,并亲自做片头解说,较早地保存了一批秦腔音响资料。还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戏剧图片、脸谱、书刊等资料。全国解放后先后在陕甘宁边区文协工作,任西北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处副处长,陕西省戏曲剧院演员训练班主任等。他倾其大部分精力为秦腔、京剧培养了大批人才。许多著名演员如马兰鱼、李应真、余巧云等以至常香玉、陈素贞都受过他的教益。对于科班学生他在40年代就提出“新生不宜排新戏、大本戏”,只是排演一些成熟的传统折子戏的教学经验,至今还被戏曲院校所遵循。他创作改编的剧本约50余出,如《蝶哭花笑》、《天道无知》、《岳母训子》、《富贵寿考》、《讨鱼税》等;专著有《秦腔概述》、《秦腔艺人考略》、《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中国戏曲大词典》等(均未出版),有的报刊发表或有油印本流传;短篇有剧目评说、演员简介、舞台美术等,散见于各报刊。1966年退休,1974年病逝于南京。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