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时讯>剧院动态

高雅艺术进校园——秦腔《西京故事》在四川
时间: 2017-05-22          点击量: 5535

5月15日——西南科技大学

5月17日——成都文理学院

5月18日——西南石油大学

5月19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DSC_8312.JPG

5月15日,秦腔《西京故事》走进位于四川省绵阳市的西南科技大学新区,在东八演播大厅拉开了该剧再次入蜀赴渝的序幕。

5月15日至19日,《西京故事》先后走进西南科技大学、成都文理学院、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所高校演出。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陈朝先、副校级调研员杨世源,成都文理学院党委书记高华锦、副书记骆云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马洪江等领导与数千名学子一同观看了演出。

DSC_8288.JPG

《西京故事》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以罗天福一家寻梦西京的奋斗史为中心,直击农民工问题、城中村问题及大学生教育管理等诸多社会热点,以深刻尖锐的戏剧冲突、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贴近现实的剧情故事,牢牢攫住了每一位观众的心灵。随着剧情的推进,师生们的心绪跌宕起伏:因儿子罗甲成的迷惘、沉沦,甚至误入歧途而义愤填膺;因父亲罗天福的悲凉绝望和为孩子再次回归所做的努力而心酸落泪;因罗甲秀懂事、体贴而暗自称赞;因西门金锁的风趣、乖张而哄堂大笑;因杨乔的唯利、市侩而唏嘘不已,因不时唱响的主题曲而振奋鼓舞……,现场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声,表达了师生们对演员和剧目的崇高致敬。

DSC_8281.JPG

演出结束后,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陈朝先代表学校向我院赠送了“高雅艺术进校园  大美秦腔润心田”的锦旗,并向《西京故事》剧组艺术家们的成功表演表示祝贺:“今天能欣赏到这样优秀的艺术作品,受益匪浅。我之前做过县委书记,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欣赏优秀艺术作品的机会也比较多,但是像《西京故事》这样接地气的作品确实太让人感动了。更重要的是,这个剧目特别适合年轻大学生来看。感谢各位艺术家,期待能有更多这样传递正能量的作品再到我们学校来。”成都文理学院党委书记高华锦在接受我们采访时,眼圈湿润:“表演非常精彩。我是在看了剧情简介之后,就决定一定要来,而且让我们学校管学生工作的老师都来看。整个演出过程中,台上台下的互动非常热烈,掌声都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这是对剧目最好的肯定。我们学校有许多是农民工的孩子,国家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有大学生助学金。但现实是,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不去申请。他们会觉得申请助学金自己脸上不光彩,包括他们对父母亲职业、社会地位等有偏见,甚至是有所排斥。这部戏告诉我们,自己的父母虽然是农民工,但靠诚实劳动获取财富,也是光荣的。这比我们在课堂上给学生讲道理更实在,更接地气,极具教育意义。”

DSC_8356.JPG

不知是彼此的机缘巧合,还是命运在冥冥中的安排,此次《西京故事》走进西南石油大学,竟与2013年的时间完全一致。该校电气信息学院舒小立老师对《西京故事》首次来到西南石油大学,受到了师生广泛赞誉的场景还记忆犹新,再次看到这个剧目舒老师感慨良多:“这是我第二次在同样的地方看到这部戏。虽然剧情已经非常熟悉,但是每一次看都会有新的感受。《西京故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融入到传统戏曲形式中,并且深刻关照当下社会热点的农民工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乃至大学生的学业问题。进而,通过舞台传递给学生,这比课堂、讲座的单纯说教要好得多。尤其是在价值观方面,《西京故事》所传达的对待孩子,对待农民工子女群体,甚至进城的大学生群体,我们应该选择尊重;在他们的培养上,我们要始终倡导脚踏实地,守住梦想,用自己的奋斗去创造美好明天,而不是通过一夜暴富,不择手段去成长。”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时隔四年,同样的剧场,同样的剧目,甚至同样的时间,《西京故事》在西南石油大学除了这些“老观众”,更多的是又迎来的一批新观众。学生不同,但感动依旧,激励依然。这就是《西京故事》作为经典,在岁月淘洗中历久弥新的永恒魅力。

DSC_8370.JPG

在最好的年纪,遇到最美的“你”——《西京故事》也将成为莘莘学子一段美好的大学回忆。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郭娟娟同学说:“以前只是在广播里听秦腔,今天终于可以亲临现场感受它的魅力,《西京故事》的选材贴近现实,对于我这种同样从农村来的大学生很有启发。最重要的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西京梦并非是黄粱一梦,只要我们顶着一口正气,秉着一颗诚心,脚踏实地,拼搏努力,生活自然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该校2016级西班牙语专业的杨晨同学是地道的四川人,虽然有语言上的障碍,但是通过演员的精彩表演和艺术阐释,再理解,就毫无违和感了。谈及观剧的感受,她印象最深的是罗甲成这个角色:“罗甲成所代表的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初入大学,也会因为对大学生活的种种不适应,有过迷惘、彷徨,甚至对自己的怀疑。《西京故事》通过舞台艺术的形式,告诉我们要客观认识问题,积极解决问题,避免我们走多走弯路,甚至走错路。”成都文理学院2015级建筑学院风景园林三班的张常利同学,演出过程中就多次在朋友圈分享演出盛况,谈到剧目,她说:“当儿子失去希望,自暴自弃,父亲被现实逼得不得不投降时,我很心疼父亲。但是,即便是处于这种精神即将崩溃的边缘,当主题曲响起时,他又重新获得了信心。就像剧中他三次摔断又三次接拢的脊梁,脊梁不屈,责任不减。这就是我们父辈的坚守与担当。”建筑学院风景园林一班的陆婷同学与主演合完影后,眼里依然噙着泪水:“虽然我们学校近些年都有各种优秀艺术作品来展演,但是这一次特别震撼,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看到这么震撼的戏,每一细节都非常感动。主演谭建勋老师作为一个梅花奖演员,除了表演精湛,在与我们的互动中,也非常亲切,就像是邻居的大伯。”该校艺术团团长朱明帅是表演专业的学生,对各位艺术家充满敬意和感谢:“各位艺术家的演技和敬业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其中,罗甲成这个角色,从初入大学时的自豪、喜悦,到受挫折后的彷徨、消极甚至绝望,再到最后幡然悔悟的痛彻心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金锁这个人物非常生动,不仅是语言、神态,而且表演中传统戏曲程式的运用非常恰当,让人感到金锁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西南石油大学2014级播音专业的高源同学讲道:“全剧有很多感人至深的场面,我对‘有青绿就一定会有秋黄’这句唱词印象尤为深刻。剧中不管是进城打工求学的罗家人,还是城中村表面富足的西门家,他们都有各自的不如意,只有诚实劳动,坚守梦想,心存善念,才会获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对于我们大学生也是一样,能够经受住现实打磨和锻造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该校播音主持专业的辛晓迪同学说:“秦腔《西京故事》能充分从观众的审美感受结构故事,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其中,作为父亲,不管孩子犯了多大的错误,他那不卑不亢的精神和勇于担当的人格魅力,让我感受深刻。同时,他的担当不仅体现在作为家长、父亲,也体现在愿意成为帮助乡亲致富的领路人。”

DSC_8580.JPG

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演出当天,恰逢学校的社团活动日,操场上各种活动的宣传展板前人头攒动,有深得年轻人追捧的嘻哈音乐,有利于修身养性的美术创作,也有关注师生健康的心理讲座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秦腔《西京故事》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会受青睐吗?这只是学校团委具体负责这次活动的张鑫蕊同学担心的一点:“最为担心的是,宣传资料介绍这部戏非常有教育意义,又是现代戏,与我们之前了解到的,画脸谱、穿戏装的传统川剧不一样,我真的挺担心学生不感兴趣。但是,今天我们预留了一千五百个座位,开场前大家就坐满了,演出过程中陆续进来的同学就只能站在两侧过道、走廊。再看大家开场反应那么热烈,我就放心了。《西京故事》中不仅没有枯燥的说教,而且能很好地结合传统戏曲的表演美感,将感情和思想浸润到每一个细节,润物无声。”《西京故事》能在林林总总的社团活动中力拔头筹,不仅说明了《西京故事》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大学校园中绝对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师生们渴望经典,需要艺术熏陶的迫切心情也可见一斑。该校会计15-1班的何虞同学说,“我们最佩服的是主角罗天福,他的情感非常细腻,每一个动作、细节都非常到位,尤其是他因儿子受到打击后的一大段唱腔和担担子的表演,真的太棒了,我几乎是屏住呼吸看完那段表演的。此外我注意到,两个多小时的演出,大家都被演员们牢牢吸引住了,几乎没有中途退场的。”该校2016级经济统计学专业的鄢雨同学讲到,“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极具戏剧性。我认为剧中罗天福要守住自己老家的两棵老紫薇树,就是要坚守梦想,世代传承勤劳诚恳的家风。西京城里东方老伯守望的那棵千年唐槐,就是我们对历史的继承,对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弘扬。”

DSC_8604.JPG

同时,自媒体时代是每个人都拥有“话语权”的时代。演出进行中,同学们就在群里有热烈的讨论,比如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学生们一边‘声讨’罗甲成,因为他不体谅自己的父母,固执偏见,一意孤行;一边抒发对自己父母的感恩之情,或者愧疚之情。网名“懒懒”的同学留言:“只看了后半部分的我,被深深震撼。一部戏剧,几辈人的坚守。他们活在现实,却不屈服于现实。一片紫薇林,一家人的守护。要懂得感恩、坚守。很遗憾,没能看到全部;很幸运,我看了这部震撼人心的戏剧。”网名“瑾言”的同学留言:“你守望的不仅仅是两棵老紫薇树,更是两代人的西京梦。有笑点,有泪点,不枉此行。”

DSC_8529.JPG

《西京故事》所到之处,不仅为广大师生带来精彩的艺术享受,而且处处都传达着戏曲精神和艺术担当。《西京故事》剧组从主演到群众演员,从导演到装卸台的每一位人员,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密切配合。不管路途多远,身体多累,演出条件多么简陋,大家的唯一目标就是将最好的秦腔艺术呈现给广大观众。因为这是“西京人”的骄傲,是“西京精神”的践行。

DSC_8553.JPG

成都首站告捷,但《西京故事》带来的热浪还未退去,一个个寻梦故事也正在或即将渐次展开。“梦既然有,苦就该尝,日子迟早会过亮堂。”这就是我们普通百姓的生存哲学。没有玄之又玄的深奥说理,也没有漂浮云端的画饼充饥,唯有坚信梦想,脚踏实地,端正朴实,勤劳肯干,才能最终收获成功。经过短暂休整,《西京故事》将于5月21日再次出发,二次赴渝,开启2017“高雅艺术进校园”重庆站的巡演。

 DSC_8515.JPG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