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时讯>剧院动态

青春版《迟开的玫瑰》获广泛盛赞
时间: 2017-02-11          点击量: 5673

DSC_6626_看图王.jpg

       击力校准着观众的 青春版《迟开的玫瑰》自正月初六亮相舞台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并引发广泛盛赞。该剧通过一个寻常百姓的家常故事,揭示出在当今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精神定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生价值取向,仍然是我们所追求的崇高境界,永远是一种奋发向上、凝聚社会的道德力量。《迟开的玫瑰》绽放着平民百姓的大爱,散发着精神世界的馨香,创演二十年来,她始终以强大的思想道德力、强烈的情感冲价值天平,拨动着观众的心弦,彰显着这部剧目永恒的生命力。

        连日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剧场内座无虚席,很多观众都慕名前来,一睹《玫瑰》的风采。而许多在十几年前曾经看过原版《迟开的玫瑰》的专家、观众朋友们也都再次欣然走进剧场,重温经典,重新感受这部剧目带给他们的心灵震撼。

DSC_6647.JPG

        继著名文艺评论家肖云儒、孙豹隐、李星,著名作家孙见喜等专家盛赞该剧后,2月10日晚,青春版《迟开的玫瑰》迎来了著名作家、陕西省剧协主席、陕西省行政学院党委书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原院长、《迟开的玫瑰》编剧陈彦。在观看完演出后,陈彦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今天晚上来看青春版《迟开的玫瑰》,内心非常激动。第一个激动,我觉得小梅花团这一帮孩子长大了,我才做院长的时候,你们也才十二三岁,今天你们已经站在舞台中间,担任着这么重要的角色。说实话,我开始听到这个戏的排练的时候,是有些担心的,但今晚看完演出,内心感到非常释然,你们长大了,我首先要表达的就是对你们的敬意。第二个激动,这个戏从创作到今天,整整二十年了。二十年前,以李梅为代表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那一批重要的青年艺术家,把这个作品演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至今全国还有些剧团在移植演出这个剧目。二十年走过来,我一直很担心这个作品面对这个时代、面对今天这个社会时,她内在的精神张力是否还在?我当时创作时的那种内心冲动,和今天的社会还有没有对接?看完演出后,我内心还是感到比较平静、坦然的。我觉得当时的思考,以及当时对社会现实的预判,还是有一些前瞻性的。当时,很多类型的文艺作品,都在写住别墅的女人、富起来的女人,以及女强人等,这些是应该写的,但是,我在想,中国这么大的社会,如果仅仅是写精英,我们不认识甚至不认同底层人的生命价值,就是我们宝塔的底层如果出了问题的话,这个社会未来是要出大问题的。戏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良知,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一面镜子,如果我们这面镜子照得不准确,那我们就没有完成作为戏剧家的使命。经过了二十年,今天,由你们这样一批青年艺术家,再一次把这部剧目以这样鲜活的形象呈现在舞台上,我感慨万千,我作为一个作家,作为一个长期从事文学艺术工作的工作者,感到十分地欣慰。为这个戏二十年一路走来付出的人很多,包括观众的热情鼓励、鼓舞,都要深深地感谢他们!第三个激动,也是第三个冲动,第三个感慨,是这个剧院的伟大。这个剧院在明年将迎来她80诞辰,这真是一个伟大得不得了的剧院。80年,我们剧院为中国社会创作演出了700多部作品,为这个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一切的一切,都会成为过眼烟云,唯有我们创作演出的优秀精神产品不朽。我记得清清楚楚,我作为院长,在离开这个剧院的前15天,当时就在这个舞台上举行七一建党纪念大会,我知道我很快就要离开这里了,望着同志们,止不住热泪涌动,我努力忍住,不让它流淌出来,不想让大家看出我内心的难受,那是一种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撕裂。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剧院,我们这一批艺术家生长在这么一个伟大的剧院,应该感到骄傲,感到荣幸,八十年,前赴后继,始终在为这个社会输送正能量,输送正气,输送正义,输送美好。我们不管遇见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压力,什么样的挑战,内心都应该觉得这是值得的。我25岁进入剧院,50岁离开剧院,可以说我的成长一点一滴都是这个剧院给的,如果我一生有点成就,都是这个剧院给的,这个剧院就是我最伟大的母亲。我们是她的儿子,我们都是匆匆过客,应该完成好我们要完成的事业。今晚看完演出,我就想说一句话,就想从内心发出一声呼唤,我伟大的母亲剧院万岁!”陈彦饱含深情的致辞以及对年轻演员发自肺腑的肯定与鼓励感染了所有在场的演职人员,大家纷纷表示,一定不辜负社会各界对剧院的支持,对年轻演员的关爱,认真担负起戏曲传承发展的重任,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DSC_6663_看图王.jpg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