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时讯>剧院动态

2016高雅艺术进校园秦腔《西京故事》在广西
时间: 2016-12-07          点击量: 5202

主题照.jpg

11月28日——广西师范大学

11月29日——桂林理工大学

12月1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12月2日——桂林医学院


       11月26日,按照教育部2016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统一安排,《西京故事》剧组来到了以山水甲天下著称的广西桂林,开启了本年度第三轮巡演,这也是该剧自2012年高校巡演以来到过的第19个省(直辖市)。从11月28日至12月2日,《西京故事》先后走进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医学院四所高校,执行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演出任务。

       11月28日,位于国家AAAAA级景区之内的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迎来了几十位来自千里之外的艺术家,当晚,在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悠久的国学堂,《西京故事》拉开了此次广西站巡演的序幕,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赵铁、各学院领导和一千多名师生共同观看了《西京故事》精彩的演出。演出结束后,师生们集体起立向台上的演员鼓掌致谢。广西师范大学团委书记周海琦激动地说:“自2009年起,高雅艺术已七次走进广西师范大学。《西京故事》真的让我受益匪浅,这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又能恰当融入诚信、友善、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用艺术家直击心灵、淋漓尽致的表演得到精准阐释,历史性、时代性与艺术性紧密结合。故事中的人物不仅引起我们强烈共鸣,也在我们心中掀起了万千波澜。为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子女对父母含辛茹苦的理解和误解都巧妙地融于故事中,以及通过大杂院里所映射出社会百态和人生万象,青年尤其是农民工子女成长中的不易与坎坷等引人深思。作为子女,我想到了自己的人生和父辈生活的不易;作为老师,我也在思考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对我们大学教育和培育学生有非常深刻的启迪作用。”

师范  (2).JPG 

       广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师蔺映真老师,家住甘肃,是铁杆秦腔迷,酷爱传统剧,虽然师大的演出消息是开演前三个小时才得知的,她也仅仅是冲着“秦腔”二字才去看的,但是看完演出,蔺老师说:“真是不虚此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除了演员特别专业的表演,谭建勋老师饰演的老罗也让我想起自己的父亲的坚守、辛勤劳作和养育孩子的不易。《西京故事》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主题。我们在座的大学生中有很多人都和老罗家孩子的家庭背景一样,也有人会在这样的社会、学校环境中迷惘、沉沦,甚至误入歧途。这个戏让人振奋,能够看到老罗作为父亲帮孩子再次回归所做的努力,孩子们不应该走罗甲成的老路,而应该自尊、自强、自立。”音乐学院指挥专业的陈俊鹏同学,全程参与了《西京故事》在师大演出的服务工作,被演职人员台前幕后的各种辛劳所感动,尤其是对《西京故事》的音乐感触颇多:“在《西京故事》里每一次唱响的主旋律都有自己的意味,它是整个剧情的一部分,又是整部剧的推动者。看到剧中的父亲的角色,我也自然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不管家庭富裕与否,我任性与否,他始终是以自己的方式或隐忍,或粗粝,当我的领路人,撑起整个家。之前对于戏曲的印象都是咿咿呀呀,节奏缓慢的传奇故事,没有想到秦腔可以是这样的表达,音乐和故事情节都有这么大的魅力,特别吸引我。”音乐学院学古筝的王宇同学来自陕西,《西京故事》的演出完全颠覆了他对秦腔的认识:“以前看的秦腔都是传统戏,老生老旦在台上的唱念做打,今天第一次看到秦腔现代戏,老师们能将传统的戏曲程式恰当地融入现代戏中,功力相当了得。”

师范  (1).JPG

       桂林理工大学是此次巡演的第二站,观看该剧的党委副书记王赣华和校副厅级调研员张劲松告诉我们,校方起初特别担心这些学理工科的学子们能否安下心来欣赏完两个多小时的地方戏曲,事实却是,两个半小时的演出,连走动的学生都很少,学子们被剧情深深的吸引住了。该校党委副书记王赣华看完演出,详细、坦诚地为我们讲述了观剧前的担心和观剧后的感触:“我十月在延安接受培训时,听到过一小段秦腔,感觉还好;但是,整场剧目都用秦腔表演,而且长达两个多小时,虽然我自认为有一些文艺细胞,但能否真正静下心观看并接受,我对自己都有疑问。我原来也只是知道《西京故事》很不错,但没想到这么精彩,这么震撼、走心!开场前团委的老师说备有纸巾,我还在想会到这种程度吗?但事实是很多情节都深深打动了我,让我忍不住掉下眼泪。我相信《西京故事》一定会在全校师生中引起轰动。我们一定会努力做好相关工作,诚挚邀请剧组明年到我校南宁校区再次展演。”

理工 (2).JPG

       桂林理工大学城乡规划班的姜超同学来自江苏,小时候曾陪爷爷看过一些戏曲节目,感觉兴趣不大,对“秦腔”的印象也仅错误停留在“老腔”上。知道今天有秦腔演出,自己本不想来,但是来了竟不知不觉就看完了两个多小时的演出。姜超同学讲到:“这个戏与我们大学生有许多共鸣之处,比如说,父母辛苦劳作供孩子上学,孩子不理解父母与父母吵架,甚至是学校的爱情故事、学生会工作失利都曾发生在我身上,看到演员精彩的表演,内心的独白,我的感受非常真实。另外,罗天福坚持要守住老紫薇树,在我看来就是对淳朴本心的坚守。我们到了大学的环境,脱离了父母的亲自管束,没有了高中的任务紧迫,很容易迷失自我。剧中反复吟唱的主旋律给人以蓬勃向上,坚持不懈的精神鼓励。在未来三年的大学生活中,我对自己的学习、工作都有了方向,充满信心。”

       《西京故事》广西高校巡演的热烈影响持续辐射,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演出结束后,该校工会王朵朵老师连用两个“震撼与感动”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一是来自于《西京故事》本身的内容带给我们的反思;二是来自台上各位教授级表演艺术家,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为我们带来的精彩呈现,确实很难得。从大学生、老师以及父母等任何一个角度看《西京故事》都会有很深刻的感受。我全程都在抹眼泪,再华丽的赞美送给《西京故事》都不为过。”桂林市民龙俊先生听到侄女说学校有大型秦腔演出,抱着好奇的心理,从桂林市区赶到学校,看完演出,龙俊先生讲到:“秦腔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音乐极富节奏很容易使人受到感染。在内容方面,当下所处时代的浮躁,导致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在哪里,追求在哪里。《西京故事》通过一个进城寻梦的农民家庭,讲述了源于生活的,关于我们父辈的生活经历,自己用双手托举起来自己的儿女,作为儿女,我听到这样的故事,我们的父辈非常艰难,经历了很多痛苦和艰难,才能筑起我们更高的起点,所以我们就应该学会感恩,发自内心地感恩父母。”来自陕西的李张鹏是该校八院自动化专业大一的学生,他讲到:“这个剧目很接地气,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学都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尤其是刚到城市,罗甲成就是我们的影子。当我们第一次认识到城乡之间差距,认识到自己的劣势也有过迷惘与失落。但是,听了罗家父亲教育儿子的那几段唱后,精神倍感振奋。同时,另外,说真的,我在陕西并没有太关注过秦腔,这是我第一次认认真真观看的秦腔演出。在演出过程中的一次次掌声,更是让我无限自豪。今天的戏我用手机录了好几段,准备带回宿舍我的同学一起听。”

理工 (1).JPG

       桂林医学院虽是《西京故事》广西巡演的最后一站,但是剧组刚到广西,该校网站、微博、桂医青年公众号等就同步发出了《带你去看<西京故事>——桂医艺韵,佳剧有约》的邀请。演出当天,由于场地座位有限,演出开始前五分钟全场就坐得满满当当。为了让更多同学能实时观看到演出,该校利用校园网对《西京故事》进行了现场直播。演出刚开始,慷慨激昂的大秦之音,瞬间引爆全场,不仅现场气氛热烈,网络直播和讨论更是不亦乐乎。

科技 (1).JPG

       演出刚刚结束,桂林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齐俊斌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说:“不管是艺术家们的精彩演绎,还是学生们现场的积极响应都出乎我的意料。秦腔《西京故事》是艺术化、现实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经典教程,一定会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树德立志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桂林医学院团委书记龙亮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这是一场非常棒的演出!《西京故事》通过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一支贯穿全剧的精神民谣,深刻、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普通家庭为了一个普通而值得奋斗的梦想不断努力的励志故事。梦既然有,苦就该尝,为了自己的梦想,只要常怀拼搏之心,行得正直,梦想就能够实现。”桂林医学院团委副书记谢璇激动地说:“以前只是在文字中看到过秦腔,这是第一次近距离感受秦腔,《西京故事》从内容到表演不仅在视觉上,而且在心理上都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们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也会发现学生有类似罗甲成的表现。《西京故事》再现这些现象的成因与表现的同时,还为我们开出了良方。此外,《西京故事》符合高校教育的需求,也符合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而且与我们学校“医学与人文融通”的办学理念相契合。医者仁心,这种高雅艺术的熏陶对我校的人文教育有着积极作用。欢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再次来我校。”

DSC_6927.JPG

       在演出现场的采访中,来自广西玉林药学专业的邱昌家同学讲到:“秦腔《西京故事》让我们有机会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起初我在看的时候还是不太听懂,要依赖字幕,但是故事情节一直吸引着我看下去,慢慢的我就融入到戏中了,试着从演员的表情、动作等理解人物。当内容和形式很好的结合起来,我觉得秦腔艺术非常吸引人。希望我们以后还能看到这样好的表演,进一步认识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社会工作管理学院的李金凤同学被演员们张弛有度,融为一体的表演深深吸引:“罗家的儿女生动再现了我们生活中的两类人。整个剧情都来自基层,特别是在我们广西地区,在我们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就是从罗家的家庭背景中走出来的,能引起强烈共鸣。”网名“way”看完演出,在“桂医青年”公众号中留言:“秦腔非常有魅力,饰演罗天福的演员非常棒,看到老父亲给儿子投降,一家人都跪倒在地时,我都能感到全身的寒毛都竖起来了。”

DSC_6910.JPG

       《西京故事》广西站高校巡演已成功落下帷幕,但“永不塌腔”的主旋律仍久久回荡在广大师生耳边,一个个寻梦故事也仍在继续。《西京故事》留给观众的不仅仅是一次与高雅艺术的近距离接触,而且是一次生动真实,不可或缺的人生课堂,更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秦腔回响与陕西印象。经过短暂休整,应福建省教育厅的邀请,《西京故事》将于12月7日再次出发,开启厦门和泉州的高校巡演之旅。这是《西京故事》自去年福州巡演后,再次前往福建,届时剧组将赴厦门大学、泉州华侨大学和厦门工学院进行演出。

医学院 (1).JPG

医学院 (3).JPG

15.jpg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