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漫谈>名家评论

永不凋谢的红玫瑰 ——喜看青年传承版《迟开的玫瑰》
时间: 2016-11-23     作者: 戴静      点击量: 6689

       对于现代人来说,“感动”是一个奢侈的词汇——穿行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为生计而劳作;挣扎在信息与商业的漩流中,为前途而奔波。脚步匆匆,难得悲天悯人的闲暇;目光冷冷,难有热血沸腾的情怀。处在物质丰裕、情感匮乏的时代的人们,而今却被一部问世于上世纪末且红火了十几载的戏剧叩动了心扉,在名为《迟开的玫瑰》的眉户调旋律中找回了久违的感动。更难得的是,这支玫瑰历经18年岁月的洗礼,不仅韶华未褪,红颜不老,而且散枝开叶,绽放新花——由一批年轻人传承排演的《迟开的玫瑰》又登上了三秦舞台,让观众眼前一亮,赞赏有加。 

       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原创的一部大型优秀经典作品,由著名作家陈彦编剧,著名导演谢平安、徐小强和优秀青年导演王化武执导,著名作曲家王激、谭建春、周福田作曲,二度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国家文化部“文华表演奖”、二度上海戏剧“白玉兰主角奖”、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之首得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领衔主演。自1998年创作、1999年首演以来,《迟开的玫瑰》已累计演出近800场,场场爆满,广受欢迎。除了陕西省内各地的演出外,还先后七次进京参加各类重大活动,并到沈阳、杭州、宁波、上海、南京、深圳等20多个城市巡演,所到之处,好评如潮,被誉为“演出来的精品”。同时,该剧作为国家文化部向全国推荐的十五部新时期优秀剧目之一,被陕西、江苏、湖南、广东、甘肃、山西、宁夏等省区的多家剧团移植排演,共计演出逾千场。一路走来,该剧不仅囊括了国家戏剧类的全部奖项,还荣列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榜首,2009年获国家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大奖”;2013年,由国家财政部、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共同投资拍摄的数字戏曲电影《迟开的玫瑰》又将这部经典作品以新的方式传播给更广大的观众。

       在《迟开的玫瑰》18年的演出历程中,托举出了6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和一大批国家一级演员,《迟》剧的创作经历亦成为这些演员生命中的宝贵财富。为了把这部经典保留剧目传承下去,也为了进一步弘扬眉户剧种艺术,《迟开的玫瑰》青年表演人才培训项目通过了国家艺术基金的评审,于2016年实施。

今年9月,在西北五省范围内的层层遴选的34名热爱眉户艺术、具有较好戏曲功底的青年演员汇聚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和排练。眉户戏表演、音乐、理论研究方面的一线专家、学者以及以李梅为首的《迟》剧原版主创人员,通过系统的眉户剧种理论知识的全面建构以及口传心授、“一对一”传帮带的方式,对受训学员进行现场示范指导,从而达到了传承经典正统、规范表演程式、提高学员专业表演技能和综合素质的目的。近日,由这些年轻演员演出的《迟》剧成功亮相,感人至深的剧情和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感染了全场观众,当全剧在雪梅的婚礼乐曲中结束时,全场起立鼓掌,掌声经久不息。

       人们首先为精品剧目的主题内蕴叫好。由于全剧着力开掘乔雪梅崇高善良的人格与人性,描写人间的大义真情,在朴实无华、深邃隽永的情致中,塑造出一个具有时代风采和中华美德的典型女性,它在人群中所引起的强烈反响,超出了人们的想像,也超越了漫漫时空。《迟开的玫瑰》讲述的是普通人家的平凡故事。品学兼优、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年轻女孩乔雪梅,在即将赴京就读重点大学之际,家庭突遭变故,母亲遇车祸身亡。面对瘫痪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妹,她毅然放弃上大学的机会,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挑起了赡养老父、抚育弟妹的重担。在年复一年的磨砺中,她放飞了弟妹,告别了初恋。坚守使她日渐刚强,抉择加速了她的成长。在无私奉献、功德圆满的同时,她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事业和爱情。演出时,随着剧情的推进,大家被乔雪梅平凡而崇高的形象所感染,被乔雪梅的奉献所感动,观众的心随着剧情的起伏而激荡,许多人被剧情和剧中人的情操感动得热泪盈眶。为好戏鼓掌、为崇高鼓掌。容不得虚伪矫饰的当代观众,首先会被《迟》剧巨大的戏剧激情和情感力量所打动,在与主人公乔雪梅充盈着真、善、美的艺术形象的交流活动中,他们的情感达到了毫无保留和忘我的释放。

       其次,涵盖了广泛和普遍的人生体验,蕴涵深刻的哲理,是《迟》剧至今还深受欢迎的另一因素。理想的人性应该是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在越来越注重人的价值、人的个性的今天,《迟开的玫瑰》以它对人生意义的关注与追寻、以对人类生存的本质状态和理念层面的真诚探索,来集中表现主人公的现实处境和主体精神,并艺术地辐射时代历程,具有真正的现代意识和品格。与逆来顺受的传统女性不同,乔雪梅的牺牲是她内心挣扎后的主动抉择,是她对自己的超越。在众多的诱感面前,有“舍”才能有“得”,这是现代大多数人都深知却无法践行的道理,而乔雪梅做到了。她舍弃了“小我”换来了弟妹的成就,以品德、爱心和责任感维系了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健康,也得到了自己良心的安宁。观众们在主人公成长的戏剧矛盾中触摸其灵魂的律动,同时品尝与回味生活、命运对自己的给予,从而引发了深层次的理性观照,使人们在浮躁中变得心明如镜,心平气和,它张扬的正是人性上一种昂扬正气的东西。

       第三,通过排演《迟开的玫瑰》,使眉户剧种的传承工程得以有所附丽。2014年12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眉户是陕西第二大剧种,属曲牌体,曲调优美动听,艺术感染力极强,流传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以及晋南、豫西、川北和陕鄂交界处等地,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使得它更趋完美,广受欢迎。作为眉户剧种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现代戏《迟开的玫瑰》对眉户音乐的继承、创新贡献巨大,已经成为眉户剧种的代表作品,地方戏曲剧种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时至今日,它仍然在戏曲舞台上熠熠生辉,不仅展示着剧作自身旺盛的艺术生命力,而且也赋予了眉户剧种无穷的艺术生命力和艺术魅力。中国戏曲重在传承,非遗项目亟待保护、传承,而实施经典名剧传承工程无疑是最重要、最直接的一种传承方式。

       第四,《迟开的玫瑰》培训班开创了名师收徒,传承戏曲,传承经典的全新方式。作为眉户剧的经典之作,《迟开的玫瑰》原版艺术家们在演出中不断成长,拥有着丰富的艺术精华和高超的表演经验,也获得了许许多多的荣誉。18年中,除领衔主演李梅荣获“二度梅”、二度“文华表演奖”、二度上海“白玉兰奖”外,剧中主演郝卫、李小锋、李娟、陈魁、任小蕾、张蓓、李君梅、官小良无一例外地晋升为国家一级演员,其中李小锋、李娟、任小蕾、张蓓、李君梅均荣列中国戏剧“梅花奖”榜单,创造了全国罕见的“一剧六梅花”的壮观阵容。由他们对学员进行艺术经验的直接传授,学员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既传承技艺,更有机会近距离学习前辈艺术家的创作精神、创作方法,同时结合自己的艺术实际进行再创造,艺术表现能力可以得到重大的提升。从舞台演出效果来看,饰演乔雪梅的李迎、王萍尤为出色,饰演许师傅的李凯哲、崔江,饰演姨妈的王静、魏艳妮也堪称得其真传,王玥、王航、张耀栋、段黎英、王璟、钱潇、齐涛、郭楠等等小演员都表现得可圈可点,很好地完成了各自的任务,使这部经典剧目再次绽放出夺目的光彩。相信假以时日,已经登上《迟》剧舞台的演员们定会不断进步,不断完善,逐步成熟;也相信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会有更多剧团、更多的青年演员、青年演奏员、青年舞美人员加入到传承、学习该剧的行列,使得这株玫瑰留香持久,遍地开花。

       作为演绎当代题材的戏曲作品,《迟开的玫瑰》既无大奸大恶,也无大悲大冤,却能在社会各阶层观众中产生长久的强烈的感召力,让观众们热泪涌流,情感涌动,正是由于它在平凡中凸显出强大的人性力量,于普通中闪现出纯美的道德之光。乔雪梅的人生遭遇和家庭困境,似乎是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故事;而她的苦恼彷徨、追求及选择也唤起了人们普遍的心灵感应。从生活中升华、富有亲和力的艺术真实,真切可信、并未刻意拔高的艺术形象,深深地震撼了观众的心弦,满足了人们追求崇高的心理渴望,激起了大家的情感共鸣。人们从平民百姓的故事中汲取着人文关怀的思想甘霖,在完成一次道德净化、心灵洗礼的同时,也获取了艺术愉悦、认识了民族戏曲,领略了眉户的魅力。对于该剧的原创单位——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而言,《迟开的玫瑰》青年表演艺术人才培训是该院贯彻落实“创新强院、精品立院、演出富院、人才兴院、科学治院”的发展原则,进一步托举青年艺术人才、达到出人出戏出成果的具体举措;而对于陕西地方戏曲而言,积极推进《迟开的玫瑰》艺术传承青年人才培养工程,对当前眉户剧种的建设和积累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可以说:《迟开的玫瑰》进入有序传承,功莫大焉!

       感动是生命的张力,放弃感动意味着放弃生存的独特性与崇高性。《迟开的玫瑰》是一张永不过期的重返精神家园的地图,令人告别冷漠,找回感动,而《迟开的玫瑰》传承项目,将使这种感动长久地留存在人们心中。


                                                                       2016年11月17日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