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一朵艳丽的鲜花在古城西安悄然绽放。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移植演出的大戏《五女拜寿》,以青年才俊满台生辉的艺术呈现,给沉浸在春节欢乐气氛中的人们带来了又一次审美的愉悦和欣喜。
《五女拜寿》是越剧爱好者非常熟悉的一出戏,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著名剧作家顾锡东先生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度身创作的剧目。当年,以茅威涛为代表的一大批越剧优秀表演艺术家,因演出此剧而一炮打响,广受欢迎。《五女拜寿》遂被拍摄成戏曲艺术影片,红遍全国。20多年来,小百花一茬茬长了四代,每一代小百花都演过这出戏,越剧观众一批批成长,每一批观众都喜爱看舞台上这出悲欢离合的古装故事。作为保留剧目,《五女拜寿》已在海内外演出超过
500场,成为小百花团史上的奠基力作,也是现代越剧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扬剧、豫剧、高甲戏、广东粤剧等十多个剧种都移植上演了《五女拜寿》,且都大获成功。日前,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以比20多年前浙江小百花更加年轻的青春阵容推出了该剧的秦腔版。这是继青春版秦腔历史剧《杨门女将》誉满古城、扬名中外之后,小梅花秦腔团的又一次光彩亮相。与壮怀激烈、以武戏见长的《杨门女将》风格迥异的是,《五女拜寿》完全是一部表现亲情、世态,深刻开掘人性的情感戏。小梅花秦腔团文武不挡,在截然不同的两种戏路上均能表现出上佳水平,显现出该团强劲的艺术潜力。
《五女拜寿》讲述的是明朝嘉靖年间,户部侍郎杨继康因对奸臣严嵩的专权不满,欲告老还乡。他六十寿诞之际,众女儿、女婿奉厚礼进京拜寿,并争迎二老去欢度晚年。贫寒的三女杨三春偕胸怀大志的三女婿邹应龙前来拜寿,却受到冷遇,二姐双桃恃宠欺凌,并挑唆杨夫人将三春夫妇赶出杨府。杨继康的族弟杨继盛诛奸未成,株连杨继康削职抄家,逐出京都。顷刻之间,合家逃散,骨肉分离。只有婢女翠云仗义相伴二老千里投亲。不料二女双桃见二老落魄,拒绝奉养。同窗兼亲家陈松年惧怕严嵩淫威,也不敢接纳。大女婿为图飞黄腾达,竟认严嵩为义父。杨继康夫妇和翠云流落街头,濒于绝境,巧逢三女杨三春,将二老接回家中悉心侍奉。三女婿邹应龙出仕朝堂,施计斗倒奸臣严嵩,杨家冤案昭雪。适逢杨老夫人六十寿期,众女儿、女婿又前来拜寿。杨老夫妇逐走寡廉鲜耻的大女婿,惟利是图的二女双桃见二老已将患难相从的翠云收为义女,无地自容,羞愧离去,亲家陈松年也前来赔礼道歉。杨家经受了一场兴衰荣辱的变迁,寿堂上呈现出一派乐享天伦的动人景象。
《五女拜寿》故事情节有起有伏,有主有支,有定有变,以抒情见长的越剧剧本凸现出被秦腔等剧种经常忽略了的叙事能力。而该剧演出阵容庞大,角色众多,仅有名有姓的主要人物就有20多个,且人人有戏,唱念做功并重,要完整地、高水准地呈现,具有相当的难度。小梅花秦腔团迎难而上,起用了卢涛、魏艳妮、李迎、杨静、张耀栋、张晓兰、唐喜良、于苗、郭楠、段黎瑛、李凯哲、孙艳、崔江、包东东、王静、杨楠、孟佳茹、钱潇、李园、许鹏、刘剑等小演员分别饰演剧中人物。他们中有已在《杨门女将》中崭露头角、颇有功力的青年演员,也有初次担任主演的新秀,百余名孩子齐心协力,共同打造了一部“陕西制造”的《五女拜寿》,竟也不同凡响。当六个小生、六个花旦一齐上场,那种震撼人心的青春亮丽,顿时便博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小演员们唱起来余音绕梁,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有血有肉。无需分清哪个是主角,哪个是配角,小梅花秦腔团以整体的实力完成了这部杰作,让人们从剧中五个女儿不同的心态,体会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使该剧所刻意彰显的生命的尊严,真情的温暖和坚定的气节,美好的人性深深地感动了场下观众。
省戏曲研究院一直非常重视青年演员的挖掘和培养,六年的严格教育、悉心培养,使小梅花团拥有了一批特色鲜明、表演到位的优秀演员。此次排演《五女拜寿》,把当年小百花越剧团的精髓“克隆”得惟妙惟肖,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造,融入了秦腔高亢激昂、沧桑厚重的特点。从每场演出十分热烈的剧场效果来看,孩子们的优异表现显然得到了戏迷的认同。戏曲研究院院长陈彦表示,排演经典名剧,对初出茅庐的青年演员及全团演职人员来说是最好的学习。只要观众喜爱,他们在创作新戏的同时,还将“克隆”更多经典名剧,将每个孩子都打磨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份光彩,绽放出各自的青春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