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漫谈>名家评论

武戏演员缺失的问题亟待关注
时间: 2011-01-04          点击量: 3841

  武戏,本为古代球鞠、骑射、手搏角力等游戏的概称。《汉书•哀帝纪赞》:“雅性不好声色,时览卞射、武戏。”颜师古注引  苏林曰:“角力为武戏也。”《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元年》:“上颇好田猎及武戏。”胡三省注:“武戏,谓毬鞠、骑射、手搏等。”然而,武戏还有另外的指称,在梨园界专指以武功为主的戏,与“文戏”相对。
  照常理讲,“文戏”与“武戏”应该是平分秋色,共生共荣。但事实并非如此。原因很简单,不论是旧社会的梨园,还是当今社会的舞台上,纯粹的武戏少而又少,这也就直接造成了武戏演员的地位一般稍逊于文戏演员,而那些大红大紫、成名成家的“角儿”也永远是文戏演员,很少见到武戏演员的身影。简单的例子,戏迷们能记住“梅尚程荀”这四大名旦,却鲜有人知王金璐这个“武生泰斗”。纵观各个剧种,都在不同层度上存在着这个问题。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舞台艺术,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四种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缺一不可。戏曲武打的形成是经过多少代艺人吸取了武术和翻跌等技巧,与舞蹈形式相结合,不断融合、创造,才构成了今天舞台上各种武打程式的艺术手段。武打场面大体可分为马上战、步下打、手持器械和徒手交锋,或集体混战,或单打独斗、攻城破阵、舟船水战等等,根据剧情的需要来编排设计,表现敌对双方开兵布阵,战场上厮杀争斗,或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与歹徒格斗等情节,起到渲染剧情、塑造人物的作用。如《挑滑车》,以宋军节节败退,金兵紧紧迫赶的紧张情节为铺垫,突出奋勇杀敌、大破敌兵的场面,不仅以武打将剧情推向高潮,更烘托出了勇猛无敌的爱国英雄形象。武戏不能开场就打,要有情节的铺垫。侧重文戏的剧目中,不能像武戏里打得那样火炽热闹,必须保持文戏的风格。武打服从剧情,合情合理安排开打的套数,是十分重要的手段。武戏演员也在各类剧目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是戏曲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然而,目前戏曲界普遍存在着文武戏演员比例失衡的现象,武戏演员越来越少。很多有识之士对此不无担心,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若干年后戏曲就要变成全是唱了,而丢掉了武戏的戏曲是残缺的艺术。在秦腔的根源地,西北五省区,除过寥寥数十人依然坚持在演武戏,其他的演员几乎全都是唱文戏的,甚至于有些武戏演员宁肯改行换业,宁愿与人打下手,跑龙套,也不愿再学武戏、演武戏。记得我们团演出折子戏专场,开场还基本是满座,但是当演到最后一个《挑滑车》时,场内戏迷纷纷离场,令人叹惋。他们似乎觉得武戏演员在舞台上大刀飞舞、小枪穿梭没有什么看头,只有坐下端杯茶闭上眼睛听唱戏,听那个余音绕梁的韵味,才是秦腔的正统。
  事实上,武戏演员的训练远比文戏演员要艰苦得多,而且极容易落下伤病。他们从十一二岁就开始进入非正常的童年生活,从入科之日起,便早起晚睡,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日无休止的压腿、踢腿、拿顶、下腰、甩腰、翻跟头、打把子、跑圆场、拉戏等等取代了他们童年的快乐时光。这其中包含着多少辛酸、汗水、泪水甚至血水,包含着多少位老师的辛勤培养和鞭策,是不为外人所知的。参加工作以后,文戏演员即使不常练功,依然可以保证演出的完整,而武戏演员依然需要每日坚持练功。一天不练感觉不到什么,但是十天二十天以后,再演戏就会明显感到功力不如从前。然而武戏演员没有因为付出更多,而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很多武戏演员稍稍上了年纪便改行做其他工作,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使得戏曲舞台上优秀的武戏演员越来越少。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支撑一台精品剧目的除了主要演员,还有导演、配角、龙套,以及舞美、化妆造型、音响技师等等幕前幕后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经过层层的磨练、配合,才能产生。所以,我们的戏迷和专家、领导,应该给武戏演员更多一份关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欣赏,他们才能满怀信心地继续在舞台上挥洒青春。
  (作者系小梅花秦腔团演员)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