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漫谈>名家评论

催人泪下 振人眉宇 爽人胸怀
时间: 2011-09-22     作者: 孙豹隐      点击量: 4280

——评大型秦腔现代剧《西京故事》

孙豹隐

  巍巍西京,煌煌西京,嘈嘈西京,有一座麇聚着几十个农民工的寻常院落,小小院落,天天飞扬着饱含社会百态、豁透个性色彩的喧闹歌哭之音。声起声落间,一个当过民办教师、执掌过一村之印的乡村汉子罗天福,为了更好地支撑起先后考上西京城里的重点大学那一双儿女完成学业,携妻抱梦住进了这个大杂院。他们以烙打“千层饼”的人籁之音,融入了院落的大合唱。只是罗天福那独具音调的咏叹调迸放出来的思想火花、道德情操、行动作为,为这嘈嘈切切、错错杂杂的合声咏唱注入了新的、积极向上的音符。斗转星移,随着几十个生命谱写出的故事流贯舞台、生动演绎,大合唱的气势节拍日益气血充盈、高亢雄浑……显然,这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故事。这是一群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物。可就是这群普通人物的平凡故事,却在当今的戏曲舞台上驰骋奔突、绽放光彩,看得观众耳热心荡、情激意向,收获了催人泪下、振人眉宇、爽人胸怀的惊人艺术效果。这便是横空出世的大型秦腔现代剧《西京故事》。

  对视《西京故事》,我们首先感到这不愧是一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时代之作。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涌进城来做什么,怎么做?他们的创业寻梦之举又会遇到何等的挑战与困境?城市怎样看待接纳他们,社会如何关爱、尊重他们?他们自己又是如何在寻梦之旅、创业之中逐渐提升了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这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一个非常大的实际。都市生活犹若万花筒。在都市中游弋拼搏的农民工那斑驳陆离的生活流,同样是吸引人们眼球的奇葩异卉。这种鲜蹦活跳的生存现实、生活色调,是大千世界不可或缺的。今日社会,缺少了他们,整个生活大潮将顿失滔滔,变得索然寡味。而满足当今群众在审美娱乐方面的需要与诉求,时刻贴近群众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应当是艺术家心中的一种崇高情结。作为原本同群众拥抱紧密的戏曲艺术,如何去真正做到为群众服务,为人民大众创作出喜闻乐见的时代作品,是时代的呼唤,是群众的期盼。《西京故事》讲述的这个故事,是艺术家们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意识到的责任担当,潜心于农民工天地的实际,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目不旁鹜,殚精竭虑,在火热丰赡的生活之中淘宝、提炼,开掘出一片为群众所稔熟,令群众而歌哭、具有典型环境意义的生活秀,塑造出罗天福那样一系列充满生活气息,洋溢个性审美的典型人物。广大观众就活跃于这样的生活实际之中;广大观众理所当然会同艺术家们息息相通,与艺术家们携手一道去经历,演绎那属于自己的《西京故事》;广大观众情不自禁要引发点爆心底的审美冲动,和舞台上的人物、情境合唱共鸣。《西京故事》贴近了实际,贴近了生活,贴近了群众,反过来,生活回赠了《西京故事》,广大观众也贴近了《西京故事》,贴近了创作精美艺术的艺术家。

  对视《西京故事》,我们又切实感受到这是一台编得好,导得好,演得好的深沉精彩之好戏。曹禺先生曾经说过,“偶见一则新闻,触起灵感,便欣然下笔,此种作品,必浮泛不实”。著名编剧陈彦当然不缺灵感,而他在三年前就开始了《西京故事》的创作准备,直到对所要表现的农民工生活烂熟于心,觉得自己所要展示的人物将要呼之欲出,方才研墨调色、诉诸笔端。他对笔下的人物和生活有着独到而深刻的理解,同时十分注重对现实生活和人物情态的深层开掘,并且善于以戏曲美学理念统摄艺术创新,以戏曲特有的审美形式来编织故事,设置冲突,营造情境,塑造人物。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剧作家的笔端凝结着对人的关怀,对人命运的洗礼,对人心灵的慰籍,豁透出一种对特定环境情态下个体生命价值、个人命运沉浮的关爱、尊重和敬畏之情怀。罗天福他们的理想与信念,奋斗与挫折,欢乐与忧愁,“不管日子过得顺当还是恓惶,这一股气力从来就没塌过腔……”于是,催人泪下,振人眉宇,爽人胸怀的《西京故事》呼啸而出。罗天福、罗甲成、罗甲秀等,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朝着我们大步走来。《西京故事》文本是现实主义的力作,执导该剧的查明哲是被誉为“00后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创作理念的默契,使得编导的合作呈现出珠联璧合的最佳状态。我们知道,舞台艺术的 恒久魅力,不仅在于叙事层面的动人和物质层面的炫目,更在于灌注了现代意识的思想观念内核的释放和张扬。查导纵横捭阖,在文本提示的基础上,着力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逻辑,精心勾勒舞台戏剧情境,强调在典型环境中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在人物真实的情感世界、纷杂的命运遭际、多样性格的对撞中,赋予了西京故事的讲述者凝重与浪漫、震撼与温情、传统的吟唱与现代戏剧元素交融勾连的音符。进而运用“温暖的现实主义”之力量,借助强烈的戏剧性之魅力,于普通百姓平凡的人生味中唱响了人再生活得不易,也有生命的权利,也应该有尊严的活着那人文精神大歌。喷薄出对青春生命、对人们摆脱苦难的殷切希望,对人类追求真善美顽强意志和坚定信念的礼赞与颂扬。剧中,罗天福父子冲突、艰难寻子一场,当是艺术家人文情怀的集中抒发。舞台上情境流动、人物咏唱酣畅淋漓、直击人心。舞台下观众相和、荡气回肠,边擦眼泪,边拍巴掌。浓炽的戏剧效果油然而生,自然流淌。戏曲是角的艺术。李东桥成功饰演罗天福,为《西京故事》征服观众立下了汗马功劳。罗天福归属农民工的范畴,但他又不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农民工。他曾是一个优秀称职的民办教师,还当过握有一定权力的一村之长。他拥有追梦幸福的理想,更具备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他是那样的宽厚善良,又是那般的坚毅刚强。他的细胞里跳跃着萌生的因子,他的血液中流贯着永恒的守望。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更堪称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可以说,一个顶天立地男人性格中该有的情愫,无不体现在他的身上。毋庸置疑,汇聚在这个人物性格方面的复杂性,多重性,深厚性,是相当难把握的。作为表演艺术家的李东桥,深知要演好演活这个人物的不易。他调动起自己全部的艺术积累,不仅仅是用汗水,而且是用心血甚至是生命去塑造这个人物。终于,他同罗天福交迭融汇到了一起。一个真实、充盈、丰满的罗天福鲜蹦活跳,跃然舞台。罗天福的特立独行、动作轨迹,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贴切、可圈可点、惊艳妙然。而其大段唱段,或高亢洪亮、韵味醇厚,或苍凉奇崛、声情并茂,或黄钟大吕、奔放激越,更是穿越时空、悦人耳际、动人心弦。人们有理由说,李东桥为红艳艳的现代戏艺术画廊又增添了一个艺术典型。

  对视《西京故事》,放眼舞台上那颗千年老树与树的守望者,我们不禁思绪升腾、浮想联翩。《西京故事》是一台催人泪下、振人眉宇、爽人胸怀的优秀之作,还可以看作是对社会实际生活的一种历史记录。其贡献不仅在于自身为观众奉献出了一台心连心的好戏,而且形象地展示出当前戏曲现代戏整体创作的一方实绩和美好前景。当下戏剧创作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是,面对戏剧市场的不景气,搞好戏难,搞好的现代戏难上加难。然而,只要我们一以贯之地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当作现代戏创作的逻辑原点,将对人的尊重、对人性的开掘、对人文精神的高扬作为创作观念核心价值追求的最高境界,始终坚持对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戏曲的守望,保持一种“不管日子过得顺当还是恓惶,这一股气力从来就没塌过腔”的奋进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支撑起现代戏创作的峥嵘大厦,创作出更多的、更加璀璨绚丽、异彩纷飞、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现代戏来。

  这是《西京故事》戏外传递出的信息,应当也是一种颇有价值的启迪。

 

     (作者系陕西省评论家协会原主席)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