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漫谈>名家评论

戏曲音乐创作思考
时间: 2006-04-24          点击量: 4872
胡芝风 戏曲音乐是构成演出形象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戏曲舞台艺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戏曲历来有“戏以曲兴、戏以曲传”之说。戏曲表演分为“唱、念、做、打”,“唱”排在首位,也说明音乐是戏曲舞台艺术的重要艺术因素。张庚先生指出:“戏曲的第二度创作,是从全剧的音乐化开始的。戏曲表演是以音乐为核心来组织舞台语言的。矛盾的展开、情感的刻画、高潮的安排、舞台气氛的变化都与音乐的设置有关。”①戏曲音乐对于戏曲的编剧方法有一定的制约,包括剧本结构、唱和抒情的情境、文学语言的可歌性韵律、念白要提炼为有音乐性的声调和节奏等。至于舞台表演由于音乐唱腔的主导,戏曲动作相应地夸张、提炼为节奏化的舞蹈。 一、 重视剧种的特色 1.“旧曲沿用”与创新。 戏曲唱腔是程式化的“旧曲沿用”制。从戏曲的历史发展来看,戏曲音乐是世世代代人民群众的集体创造,戏曲音乐唱腔的程式是在一代代流传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的。戏曲音乐唱腔程式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可变性,不应把唱腔程式当作僵化的模式套用,而要在运用传统旧曲基础上予以变化发展。李渔主张唱腔要随时代进步:“变古调为新调……传奇妙在入情,即使作者至今未死,亦当与世迁移,自麟其舌,必不为胶柱鼓瑟之谈,以拂听者之耳。”②所以,旧曲的沿用不是简单地套用,而是利用旧曲再创造。程式是体现在形式上的规范,包括音乐唱腔的结构、节拍、节奏、旋律、曲牌、锣鼓点等原则,属于相对稳定因素。作曲要继承传统中优美的旋律,同时又要体现当代的审美精神,这是一种特殊的音乐创作方法。 戏曲音乐唱腔创作要努力从旋律、节奏、润腔艺术等方面,贴近当代观众的欣赏需求。板式的选择要妥帖,与剧情紧密相关,使节奏流畅。唱腔旋律要注重在抒情中刻画人物性格,唱腔既继承流派又要具新颖感。音乐形象的塑造,还有赖于个别曲调的整体布局和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发展,也要在音乐的发展中得到体现。人物的音乐形象由节奏、旋律、配器、音色、速度、力度等多种因素有机构成。其中某一项因素稍有变化,就可能改变形象的特性。可以通过板式变化、声腔变化、音色变化等对程式进行再创造。其中,旋律是最活跃的因素,要致力于旋律的创造。曲牌体的曲调也可按新词修动曲谱。戏曲理论家吴梅说:“每一曲牌,必有一定之腔格。而每曲所填写词曲,仅平仄相同,而四声、清浊、阴阳、又万万不能一律。故制谱者审其曲中每字之阴阳,而后酌定工尺,又必依本牌之腔格而斟酌之。十曲十样,而卒无一同。”③ 我同意这样的说法:当代音乐语言,与一个民族的语言一样,无论是它的语汇、语法,都有其传统性与继承性。新时代并不是不需要传统的语汇,只是淘汰其中部分陈旧的过时的语汇,并且创造和补充一些新的语汇,以丰富语言的表现力。对于戏曲音乐唱腔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程砚秋先生说过:“能不改的就不改,非改不可的才改。”这并非保守,而是慎重。梅兰芳先生对戏曲的创新作了以下的概括,叫“移步不换形”, 非常精辟地说明了创新与继承的辩证关系:“移”者,指的是要创新;“形”者,指的是戏曲本体的美学规律。《戏曲通论》中指出:艺术形象的新与旧,与音乐旋律的新与旧不能简单地画等号。有的新唱腔,纵然每一个音符都是新的,却平淡无味,形象也树立不起来,而有的重新改造的旧曲却颇有新意,音乐形象的实质在于它表达感情的深度,而不是表面上的所谓“新”。 2、创新与地方特色。 我国的地方戏,包括京剧和昆曲在内,总计约近370个剧种之多。剧种间的差异,最主要表现在音乐上。剧种的音乐唱腔风格,是地域文化的历史积淀,由于各个剧种的发生、发展的历史时代、地理环境、文化传统、民情习俗和艺术渊源与语言的不同,因此,每个剧种的唱腔渗透着一个地域、一个时期的审美意识。各个地方剧种的唱腔音乐、曲调、锣鼓等器乐,大多采集于本地域的民歌、民谣、小曲、小歌舞、曲艺等加以提炼和加工而成。各地方剧种的音乐唱腔,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程式,由于植根于民间、富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反映了群众的心理特征。所以,培养了一方水土的欣赏习惯与审美趣味,拥有了本地域最广大的观众群。 为了时代的需要,唱腔音乐需要创新。各个剧种可以相互借鉴,还可以吸收其他门类的音乐元素“为我所用”。但是,吸收借鉴其他剧种的腔调,要在立足于本剧种的典型旋律基础上创新,在自己剧种的方言传统唱腔的基础上进行糅化。但是,有的地方剧种的音乐唱腔,改得像歌剧:其本剧种的地方特色,已经淡化得所剩无几了。有的地方剧种,甚至把新创的戏冠名为:“某某音乐剧”。试想,如果各剧种的音乐唱腔都改成“音乐剧”,那么,370多个剧种,岂不都“统”为一个剧种了,这不是我们振兴戏曲的初衷。我们所要求的戏曲音乐的创新,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创新,要立足于群众审美能否接受,要把握“既熟悉又新鲜”的审美尺度,这才是真正的戏曲音乐的创新。还有,现在有些剧种的音乐锣鼓也有过分向京剧看齐的倾向,乍听锣鼓音乐,都像京剧,直到演员开口唱,才能分辨出原来是某某地方戏。徐谓在《南词叙录》中,对北曲和南曲的风格进行比较:“听北曲使人神气鹰扬,毛发洒浙,足以作人勇往之志;听南曲则纡徐绵渺,流丽婉转,使人飘飘然丧其所守不自觉。”所以,音乐唱腔需要保持、发扬本剧种唱腔音乐鲜明独特的风格,这是观众的审美需要,“民间小曲,沁人心肺,真可骇叹”④所以,“曲须有蒜酪”⑤不能淡化,要使观众感到既熟悉又新鲜。否则,失去了本剧种的音乐特色,就等于消灭了剧种本身。各剧种应该有意识地扶植和发扬地方剧种的音乐唱腔。比如,京剧《夏王悲歌》的唱腔,融合了西北的民歌、牧歌、JL歌音乐形象等,都是很成功的创造。 二、 音乐唱腔创作规律 1、音乐总体风格基调。 音乐设计对于一出戏的音乐总体风格,要有一个色彩基调:比如,是以悲剧色彩为主,还是以喜剧色彩为主?是以气势磅礴的“大江东去” 为主,还是以柔情缠绵的“小桥流水”为主等。整出戏的音乐布局,包括每场戏、每个段落的音乐情调的错落、节奏的张弛变化、旋律的情绪反差、拖腔和过门的长短等,都要纳入音乐总体风格的基调。 2.选准唱腔板式。 戏曲唱腔的“板式”,对于表达人物情感,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比如,京剧的“二黄”趋于悲壮、凄婉、深沉;“西皮”则趋于激越、欢悦、明朗。从节奏上来分,板式分快速、中速、慢速等,它对于角色的外部动作节奏和心理情感节奏,有着对应的效果。如果板式选择不妥帖,不但影响到舞台节奏感,也影响角色的感情表述和性格的塑造。要将人物在全剧的行动、情绪和戏剧性,进行衡量比较,作出相对地、分出轻重缓急的整体安排。 3.设计主题音调。 从“样板戏”开始,为主角设计一个主题音凋,并作种种变奏,出现在开幕曲中、唱腔中、过门中、前奏中,以表现人物的性格、情绪和主题,有时两个主角都有主题音调。比如,少剑波、杨子荣、柯湘、雷刚等人物都有主题音调。主题音调。渗透在唱腔中,也用在气氛和情绪音乐之中。这种作曲方法,在传统戏中是没有的,这是借鉴西方歌剧的作曲方法。“样板戏”的主题音调的创作,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和升华主题,起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当前在新创的古代戏和现代戏中,主题音调的设计方法,也被一些音乐创作者们沿用。实践告诉我们,设计主题音调是一门新课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创造。 4.重视重点唱段。 重点唱段是主角发挥感情高潮的唱段。一般篇幅较长,板式变化比较丰富,常常成为戏的高潮。通过音乐形象表述、渲染、烘托人物外部戏剧矛盾和内心冲突,塑造人物性格。这些唱段通常是人物性格的集中体现,所以,重点唱词和唱腔的旋律都要格外突出要求相对的完整性,节奏要有起伏。根据情感层次板式变化要丰富,音域要宽广,要发挥高、中、低音区,使整段唱腔能构成一定的气势,有一定的厚度。如果重点唱腔不精彩,会影响这出戏的艺术效果。样板戏对重点唱段的板式变化和突出情感起伏的实践,值得我们借鉴。 5.适当运用伴唱。 戏曲唱腔的伴唱形式,也是具有感染力的艺术手段。“伴唱”可以强调某种思想感情;可以用于加重唱词某部分的分量;可以作为第三者的客观评价;可以表现人物本身理智的争辩,或是第三者在向观众解说人物心情;或是以观众的口吻对人物的批判或是同情等;“伴唱”可以与人物性格有时协调,也可以不协调:川剧中,这类“伴唱”的运用很突出。如果“伴唱”运用适当,对于增强舞台气氛有好处。我在导演《窦娥冤·法场》时,在窦娥唱腔中,以及天降大雪等情境中,都运用了伴唱;在导演《梦蝶劈馆》中,当田氏明白自己受了庄周的作弄以后,运用了女声单人的伴唱,都收到了一定的艺术效果。 6.安排喝彩效应。 戏曲剧场有一个特殊现象,演员的唱、念、做、打,往往会获得观众的当场喝彩,这叫“剧场效果”,它能增强剧场的气氛和观众的审美兴奋度。一般来说,在戏剧冲突(包括外部和内在)的高潮时,由于唱、念、做、打具有相对的独立欣赏价值,即使是反面角色,只要表演精彩,同样能赢得观众的喝彩。所以,整出戏中,哪几段唱腔赢得喝彩,导演要作统筹安排,预先提出构想供作曲参考。 但是,有的演员为了得到观众彩声,就一个劲唱高腔、拉长腔、七折八弯地耍花腔,使观众听得很累,引起审美疲劳。并且,这样的唱腔游离了人物情感,影响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时,也影响戏的节奏。廉价的彩声,最多一时刺激观众的生理感官,而难以打动观众的心理情感。对这些情况,导演要把关,坚持为戏的内容安腔布唱。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唱腔要为抒发人物情感、塑造人物性格服务。 7.演员参与设计 唱腔设计,要注意演员的艺术条件,扬长避短。因此,吸收演员参与唱腔设计,很有必要。不少流派创始人,他们既是演唱家,同时也是作曲家。由于各个演员的嗓音条件、发音方法、共鸣部位、用气习惯和艺术趣味的不同,他们通过声韵色彩的刚柔、冷热,粗犷、细腻、节奏的缓急、顿挫等主观情感意向的介入,运用不同的润腔艺术,传达不同的情感色彩和意蕴,给观众以不同的艺术享受。 唱腔不仅是音乐旋律与唱词的一般结合、演员的润腔艺术,也属于音乐创作的一个部分,流派的创始人正是运用唱腔程式的“可变性”这个规律,发挥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嗓音条件,对曲调的节奏、旋律、板式、气口等进行独特的处理,唱出新意,使演唱腔具异彩,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 配乐——无时不在的艺术力量 戏曲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西方歌剧的配乐,除了作为歌唱的伴奏之外,只用来表现剧情的情绪氛围,而戏曲的配乐,包括音乐和锣鼓经,贯穿在整个演出之中,是无时无处不在的艺术力量。由于戏曲表演与话剧不同,戏曲的形体动作是舞蹈性的,始终与音乐密切结合在一起,具有鲜明的节奏感。著名戏曲鼓师杭子和说,表演跟伴奏就像两条麻绳拧在一起,彼此你帮我,我帮你,是‘风借火之势,火借风之威’。” 戏曲的配乐,始终伴随着演员的表演,应该说是演员表演艺术的一种扩展,能加强表演的表现力。一是突出表演的节奏感,尤其是锣鼓的运用,能强化表演的力度。前辈表演艺术家盖叫天说:“戏曲的身段是一种舞蹈,舞蹈的节奏与音乐是有密切关系的。”⑥念白的节奏也要统一在配乐的规范之中。有时还起到强调念白节奏的作用。比如《十三妹》中的念白:“来此已是‘悦来店 ’”,在“悦来店”三字中,加上三记小锣和闹钵,加强了节奏感。二是在表演身段中,运用锣鼓渲染,能加强情感的感染力。比如《清风亭》中,老人的继子考中了状元,竟不认他这个义父,他的悲愤心情,无法言表,因此在表演动作中配“乱锤”锣鼓,渲染人物内心的激情。三是表现一种环境氛围,如人物上、下场的场景气氛。再有,在唱腔、前奏和煞尾中都需要配乐,为表演提供音乐的支持和烘托。 戏曲的配乐,还包括开幕曲、场与场的间奏,以及模拟风、水声、乌、雁、鸡等动物的叫声、绷线、更鼓等各种音响效果;还有,能用来表现环境气氛,如风雪旷野、喜庆的欢乐、祭奠的悲痛等,它对演出起到美化、强化、深化和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配乐要求简练,不要太满,否则会使观众审美疲劳。 四、 运用西洋乐器要适当 戏曲乐队俗称文场和武场。文场包括管弦乐、弹拨乐等民族乐器,武场包括锣、鼓、钹等打击乐。传统器乐基本上是单声部的齐奏。文场少到可以只用主胡、二胡、月琴、阮、琵琶等中的三件或四件,俗称之为“三大件”或“四大件”。这样的弦乐编制,对有些剧种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主要缺少低音乐器和铜管乐等。我们需要借鉴外来音乐。其实,乐器并不完全决定民族风格,主要是曲调。传统乐队中的唢呐、胡琴、琵琶等,在汉唐时代也都属于“外来”乐器。只是在历史生活中存在已久,早已为群众熟悉而认同。 早在五十年代,就有对乐队多声部的探索。大规模地借鉴西方乐器和多声部配器,是从上世纪60年代的“样板戏”开始。此后,各个戏曲剧种的乐队,几乎都相继运用西洋乐器丰富自己的传统乐队。在吸收各种外来乐器和技法时,必须保持自己传统中最富特色的东西,而不能被外来的所同化。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我们自己的民族戏曲音乐。但是,现在不少剧团运用庞大的乐队,不管什么内容,都展现大气势,音量过浓。戏曲的乐器还是应当以民族乐器为主,要发掘运用我国各民族的乐器,西洋乐器的运用和配器的音量需恰如其分,要巧用。比如,京剧《骆驼祥子》的乐队,运用了合成器,得到了比较好的艺术效果,整个乐队只用了12位演奏员,很是“节约”。 传统的曲牌、锣鼓经(又称锣鼓点子)等程式,是戏曲音乐丰厚的资料库,被称之为打击乐。除少数剧种少用或不用锣鼓外,打击乐是大多数剧种的音乐特色,音响强烈、节奏鲜明,是有力的表现手段,用来强化表演的节奏感,突出身段动作的力度,为制造高潮、增强气氛,起到“点睛”作用。不过,传统有“拙戏多锣鼓”之说,“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者反重者,均是令戏文减价。”⑦有些传统戏的锣鼓过多、过重、时间过长,使观众感到单调和烦躁。所以,锣鼓应该考虑“节约”,要用在节骨眼上,要避免废锣,鼓点子要少而精。但是,有的导演不善运用锣鼓,把戏曲锣鼓一概否定,不屑运用,而使表演失去了“骨骼”。因此,锣鼓的运用要因剧种而宜,因戏而宜,更不能随意取消锣鼓。 注释: ① 张庚:《戏曲美学三题》。 ② 李渔:(闲情偶记演习部·授曲)。 ③ 《吴梅戏曲论文集》之《顾曲座谈》,第74页。 ④ 卓人月:《顾曲杂言·时尚小令》。 ⑤ 何良俊:《曲论》。 ⑥ 《粉墨森秋》:第172-173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⑦ 李渔:《闲情偶记》,第102页。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