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漫谈>名家评论

秦腔,给了我生命的熏陶
时间: 2007-04-17          点击量: 4724
编者按:李星,上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系的高材生,一生从事文艺评论工作,文采斐然,成绩卓著。近期,本刊记者舒声对李星先生进行了专访。李先生侃侃而谈,一吐他对秦腔的真挚情感和深切思考。   秦腔,给了我生命的熏陶   舒声(以下简称舒):李老师,您是咱们陕西人,能讲讲您与秦腔有着怎样的生命之缘吗?   李星(以下简称李):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我的艺术细胞是地方戏给的。这一点不假。我生在一个远离县城的渭河边的村子,从小的艺术熏陶就是农村大车上演的皮影、弦板戏,当时有业余剧团在村子里唱戏。小时候一到忙罢时节(夏收结束后农活较少的一段空闲期),各村演戏多,那时我八、九岁,跟着大人们晚上走十多里路,到邻村赶戏看。夜路上,走在前面怕鬼、走在后面怕狼,总往人中间挤,一直看到半夜两、三点才回来。记得1953年时,县剧团到我们学校演戏,白天晚上都演,我当时上小学一二年级,不到十岁,白天看戏的人少,我就一个人趴在戏台口,演员在台上演得哭,我在台下看得哭,所以至今对当时演员那种演出投入的精神记忆很深。1964年我去北京上大学,由于在农村长大,到学校后不会讲普通话,和班里同学语言交流很困难,我上课发言都要靠懂陕西话的同学来“翻译”,呵呵,所以平时觉得很孤独。有一天晚上,我一个人在校园里散步,突然听到从教师楼方向传来秦腔的板胡声,多么亲切的乡音啊,远远的我就顺着声音往过赶,转过好几栋楼,后来才发现只是类似秦腔的音乐。秦腔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精神慰藉了。后来回到西安,工作一忙,加上当时的秦腔演出也越来越粗糙,我就看得少了。文革中的现代戏,我只在剧场看过《红色娘子军》,只留下满目豪华。80年代开放了,开始演戏了,但由于10年的荒废,好多演员包括有知名度的,唱腔都不行了,戏是靠唱的呀,如果唱得不行,就没戏了。   所以,可以说秦腔熏陶了我的生命,传统艺术建构了我的文化心理结构。   舒:您看过很多戏曲研究院的戏,能说说您对院里印象和期待吗?   李:去年,《迟开的玫瑰》获得了国家舞台艺术的最高荣誉,创演该剧的院青年团因此也成为一个知名的艺术团体。青年团有一批成熟的优秀演员,李梅(当时还在青年团)、李娟、李小锋这几个演员我都熟悉。李梅嗓子漂亮,唱腔优美,感悟能力强,表演中对人物把握很准确。李娟唱花旦、刀马旦,她是一个朴实、坚韧、很能吃苦的演员,她诸多荣誉的获得与她的刻苦是分不开的。李小锋呢,曾将他的一本小书《美学断想》拿来给我看,当时觉得很吃惊,一个秦腔演员能静心去写书,这是很了不起的事。这几个演员很年轻,也都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作为一个在文学界、文艺界呆的时间比较长的人,一方面为他们艺术上的成熟表示欣慰,另一方面也希望他们不要满足,要继续攀登艺术的新高峰。成绩和荣誉,对一个艺术个体的生命终身来说意义是不大的,关键是要使自己的艺术事业能够影响、带动下一代人。从艺是一种生存手段,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能再停留在这个层面了,就要攀登更高的艺术境界、人格境界。大师们从来都不仅仅是靠天赋和演技,而是靠生命境界、艺术境界的提升而成为大师的,这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是如此。我希望这几个年轻的艺术家也能不断修养自己的人格,不断攀登人生新境界。对于演员来说,修养人生的是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目前秦腔流派难以形成,就是因为我们很多演员仅仅想从形式上艺术上创作流派,而不知道从人格的修养与人生境界的提升中进取。   研究院是引领中国秦腔艺术新潮流的,全国仅此一个秦腔研究院,院里曾出过一批大师级的人物,今天,研究院传承着以秦腔为艺术生命,为老百姓服务,演严肃戏剧,创新传统的这块牌子,不断出现新的艺术成果,可以说,研究院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时期,我对研究院再一次辉煌充满信心,对它在陕西戏曲界的旗帜地位以及在未来对戏曲文化传统、秦文化传统的继承、弘扬方面的作用很看好。   舒:您对当今秦腔艺术的改革怎么看?您觉得商业化传媒对我们传统秦腔艺术的发展繁荣有什么影响?   李:秦腔的改革要稳妥,要贴近生活,挖掘丰富、深刻的人性,树立真善美。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度搞的改革,有庸俗化、政治化倾向,把老百姓已经接受了的,精神上健康的东西硬改头换面,贴上政治标签,百姓很不喜欢。这是错误的理解了戏曲的时代精神问题,传统戏曲如何与当代结合,它的结合就是要以人性的真善美打动人。只有稳妥地在原来声腔特点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剧目为主,才能使秦腔获得新的生命力。如果变得太猛,一下子将传统艺术弄成了“现代艺术”,不仅青年人不喜欢,连中老年观众都失去了。传统地方戏是中老年人的一种精神寄托,海德格尔说:“语言是人类精神的家园”。秦腔,实际就是这个地方一代代人的精神家园,他们迟早都要回归的。我不主张在传统戏曲唱腔上大动干戈。现在有些戏曲演员喜欢在外面唱歌,好像显示了自己的多才多艺,但是你唱多了,就远离戏曲了,戏曲发声和流行歌曲发声是不一样的。青年演员们一定要沉下心来,对唱段的一字一句,唱腔的内涵好好琢磨。   不客气地说,商业化的现代传媒正在摧毁秦腔艺术。为了商业效益,控制时间,把精彩折子戏删改,把优秀本戏分割,不断加广告,弄得七零八落,让人不知所云,观众是越听越失望。有些戏曲节目,自谓是保持了秦腔的繁荣,其实是虚假的繁荣,它把戏曲表达的感人故事、人生和细腻情感都破坏了,让人丝毫感觉不到秦腔艺术的魅力,实际上已在青年人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作为戏曲艺术的从艺人员,对此要有清醒认识,不要将上荧屏看得太重。   中国是乡土中国,是农业文明的国家,今天,工业文明与现代文明尚不能完全改变国人思维与情感方式,我认为秦腔还是有它广泛的基础和长远的生命,关键是要发掘地方戏曲艺术的深层魅力,发掘它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   李星,1944年生,著名文艺评论家。曾任《小说评论》主编,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陕西省生态研究会副会长。从事文艺理论批评,出版有论文集《求索漫笔》、《书海漫笔》、《路遥评传》、《贾平凹评传》等。曾多次担任茅盾文学奖评委,享受中国政府津贴的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其论文和著作多次获国家级及省级奖励。1999年带领陕西作家代表团访问欧洲。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