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剧院介绍
剧院简介
院长寄语
领导班子
历任院长
荣誉榜
联系我们
院属艺术单位
一团
二团
三团
四团
艺术研究中心
演员训练班
戏曲时讯
剧院动态
戏曲新闻
演出预告
通知公告
名家荟萃
菊苑耆宿
老艺术家
梅花奖
当红隽秀
剧目集锦
新剧动态
经典再现
院优秀剧目
视听欣赏
戏曲漫谈
名家评论
戏曲知识
戏曲杂谈
留言板
戏曲漫谈
名家评论
戏曲知识
戏曲杂谈
戏曲时讯
2025-05-16
【西安天天有秦腔】5月22日-23日秦腔《花烛恨》即将上演
2025-05-16
八面锦旗映丹心 一纸长信诉深情——八家单位致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共谱军民鱼水新篇
2025-05-14
我院离退办联合西安爱尔眼科医院开展眼科义诊活动
2025-05-11
【西安天天有秦腔】5月12日-13日秦腔《卷席筒》即将上演
首页
>
戏曲漫谈
>
名家评论
戏之情缘
时间: 2009-04-01
点击量: 5050
戏之情缘 贺安民 我是一个痴情的戏迷。6月20日傍晚路过省戏曲研究院门口时才知道当晚上演《杨门女将》。此戏我先后曾看过三十多次(这包括不同团体的演出和京剧舞台艺术片),所以印象是比较深刻的。并没有过高的奢望,只是抱着随机观赏的心情,我走进了剧场。然而,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使我始终沉浸在一种亢奋激动、愉悦感染的意境中。 回家的路上,我反复体味置身剧场时的感受:其一,该剧在矛盾冲突的设计上较过去的本子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提高,将剧中人物置于“抗战”与“求和”这一主线矛盾中进行思想交锋,并以激烈的措辞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从而使百岁老太君的爱国情怀和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得到张扬。剧本浓墨重彩地阐发了杨家将忠心保国这一主题思想,给人以荡气回肠之感,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其二,全方位实现了艺术表现形式上的新突破。“唱、念、做”借鉴了现代影视的一些表现手段,显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很容易让观众接受。以青春靓丽、婀娜多姿的群体舞作为序曲和重场戏的前奏曲,使观众得到一种赏心悦目的高雅享受,同时也使表演气氛张驰有度,给观众留下可回味的余地。京剧的武打历来以惊险、出彩、高难度见长,以个人技能和群雄并秀烘托全剧,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赢得接连不断的叫好声。本次《杨》剧武打动作的设计与组合,无论是单人的风采,还是群体的造型,无疑都走在了京剧的前面,非常值得肯定和赞扬。通过充分发挥高科技的能量,使声、光、电、气、影、活动舞台统统为剧情服务,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和强大的视听冲击,产生出极强的艺术效果。“谢幕”场面独具匠心,突破了固有的单调格式,很有创意,是尾声也是高潮,真可谓异彩纷呈。强大的阵容是爱国英雄的集体亮相,是艺术力量的展示检阅,菁英荟萃、星光闪耀,阵容威武、灿烂辉煌!难怪雷鸣般的掌声持续了十多分钟,人们迟迟不愿退场……。 其三,我以为在唱腔创作的设计上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概括地讲,改革程式化的板路势在必行,但一定要以秦腔的主旋律为底韵,要不失秦腔的本色和唱腔特有的魅力。试想,同是一出《红灯记》,为什么李铁梅的唱段就比李玉和赴刑场时的那一唱段的传唱度要高得多呢?为什么就在同一段戏里,不少戏迷经常只哼着“我为党做工作很少贡献……”那四句“二六”板呢?这之中有很多值得引人沉思的缘由。毕竟瑕不掩瑜,青春版《杨门女将》实在是一出十分难得的好戏! 就在看过戏的次日,我给同是戏迷的朋友发了一则短信,内容为:啥叫革故创新、啥叫恢宏大气、啥叫靓丽活力、啥叫美奂美伦、啥叫无比震撼、啥叫视听盛宴?要使这些概念得到诠释,你就去观看省戏曲研究院上演的青春版《杨门女将》! (作者系陕西戏迷)
我领洋人看秦腔
又到一年回望时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