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剧院介绍
剧院简介
院长寄语
领导班子
历任院长
荣誉榜
联系我们
院属艺术单位
一团
二团
三团
四团
艺术研究中心
演员训练班
戏曲时讯
剧院动态
戏曲新闻
演出预告
通知公告
名家荟萃
菊苑耆宿
老艺术家
梅花奖
当红隽秀
剧目集锦
新剧动态
经典再现
院优秀剧目
视听欣赏
戏曲漫谈
名家评论
戏曲知识
戏曲杂谈
留言板
戏曲时讯
剧院动态
戏曲新闻
演出预告
通知公告
戏曲时讯
2025-10-31
【西安天天有秦腔】11月1日-2日新编历史剧《西域风尘记》即将上演
2025-10-31
红色沃土传薪火 惠民演出暖民心——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赴旬邑马栏开展红色教育与文化惠民活动
2025-10-30
【西安天天有秦腔】10月31日折子戏专场(四)即将上演
2025-10-30
秦腔《西域风尘记》:“人才兴院”践传承之责,“守正创新”绽时代新声
首页
>
戏曲时讯
>
剧院动态
院排演场全面加固维修工程启动
时间: 2005-12-25
点击量: 4631
12月21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排演场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后,即将于全面加固维修中迎来一个崭新的面貌。 坐落于我院中心位置的排演场原为剧院礼堂,建于1953年。1977年由陕西省建筑设计院重新设计、修建成剧院排演场,砖木结构,实用面积8295平方米,是西安的大型剧场之一,也是南郊唯一可供专业戏剧演出的场所,期间经历过两次大的整修。由于主体年代久远,如今已是斑驳不堪,无论墙体架构、电力设施,还是舞台装备均已无法负载正常的排练和重大艺术活动的演出任务,更不能适应新型的舞台演出需求,对它进行加固维修势在必行。为此,省委、省政府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马中平也曾多次来院视察调研,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论证和多方努力,目前已落实专项资金千万元,工程于今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预计明年年末,这个剧场会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并将更有力地推动陕西戏剧事业的发展。 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剧场相关资料 我院原有三个剧场:实验剧场、南大街剧场和院排演场。它们与人民剧院、五四剧院等古城其它大型剧场同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主要供我院所属各团和其它演出团演出,担负着在陕西举行的省内外各项艺术赛事的演出重任。其中实验剧场坐落于西大街琉璃街西侧,1957年落成,占地4.2亩;南大街剧场坐落在南大街北端解放里,最早为赵永芝私人剧场,1953年略加修缮,1955年陕西省秦腔实验剧团与西北戏曲研究院合并改为陕西省戏曲剧院后,该剧场移交我院。在娱乐方式相对单一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进剧场看戏是人们最普遍的休闲方式。茶余饭后或逢周末,携朋唤友走几站路,排着长队,哪怕是买张一角钱一张的站票,品咂着田德年、任哲中、李正敏、李应贞等秦腔名家的演唱或看一场《梁秋燕》的演出是再过瘾不过的精神消费了。那时,诸如《血泪仇》、《白蛇传》、《游西湖》等脍炙人口的剧目在这里连演五六十场是十分平常自然的现象。中央领导同志薄一波、原国家计委委员宁养初、原上海市文化局长徐平羽以及戏剧家田汉先后在实验剧场观看了我院《女巡案》等剧目演出。1959年秦腔一团眉户现代戏《两颗铃》在南大街剧场连续演出108场,在向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时,该剧在此举行了百场纪念演出。由于时代流转和社会经济格局的变化等诸多因素,西大街剧场主体裂缝,于1980年起停止了演出活动;南大街剧场在1964年拆除移交,现已不复存在。由剧院礼堂直至后改建而成的院排演场自落成以来,主要供我院各团剧目排练、彩排、审查和对外演出,同时负载着在陕西举办的各项艺术活动的演出重任。《血泪仇》、《十二把镰刀》、《游西湖》、《赵氏孤儿》、《窦娥冤》、《白蛇传》、《法门轶事》、《金琬钗》、《粮食》、《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屠夫状元》、《杏花村》、《酒醉杏花村》、《兄弟姐妹》、《二虎守长安》、《儿大不由爹》、《清水衙门糊涂官》、《千古一帝》、《杨贵妃》、《真的·真的》、《漂来的媳妇》、《泣血无字碑》、《九岩风》、《留下真情》、《太尉杨震》、《凤鸣岐山》等600余部不同时期创作的新编、改编或整理的秦腔、眉户、同州梆子、碗碗腔剧目在这里排练演出,并从中产生出大批优秀作品。1986年,新编秦腔历史剧《千古一帝》在院排演场连续演出百余场,场场爆满,创下改革开放以来秦腔事业的巅峰记录。新时期,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在这里经过了不计其数的反复打磨和加工提高,接受各级领导的审查、专家的批评和市场的考验,最终被锻造成舞台艺术的精品剧目。另外,还有陕西省歌舞剧院的《唐·长安乐舞》、《仿唐乐舞》,山西蒲剧院《土坑上的女人》以及省内兄弟艺术院团在此演出;先后举办过的各类大型艺术活动有西北五省(区)戏剧观摩演出、陕西省秦腔会演、陕西省秦腔青年演员调演、陕西省优秀剧节目展演、陕西省第一、二、三、四届艺术节、陕西省“小梅花”选拔赛、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陕西省庆祝建国50周年暨振兴秦腔20周年优秀剧(节)目展演、陕西省琴师鼓师大赛以及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迎春花"大奖赛和"西北戏曲荟萃"、"咸阳杯"、"钟楼杯"、"海燕杯"、"金龙杯"、"轩辕杯"、"电信杯"等;曾接待日本诺叶会访华代表团 、美国夏威夷杨伯翰大学访华京剧代表团、柬埔寨西哈努克莫尼王子访华代表团、香港水仙花艺术代表团等艺术代表团等艺术团来进行文化交流;历次观看演出的有越南的黄文欢,党和国家领导人贺龙、习仲勋、马文瑞等,以及梅兰芳、程艳秋、周信芳、田汉、马少波、白杨、袁雪芬、李谷一等艺术家以及美国、芬兰、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外宾、港台同胞与演出商。 对于从事戏曲舞台艺术的表演、研究机构,剧场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人才培育、学术研讨的重要场所,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它已在戏曲传播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其中凝结着人们对于一个时代的记忆和留恋,倾注了艺术家们的热忱和心血,见证了秦腔艺术事业的沧桑变化。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辉煌至文革时期的蛰伏、80年代的复苏再到新时期的迷茫与探索,这几个剧场的命运与我院乃至陕西戏曲的行进历程休戚相关。伴随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戏曲艺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有理由相信,新落成的剧场会持守它独有的品格,以新的理念经营新时代的陕西戏曲事业,并会弥显活力。 [img]http://www.sxqq.net/sxqq/Upload/20051226172821381.jpg[/img] [img]http://www.sxqq.net/sxqq/Upload/20051226172855683.jpg[/img] [img]http://www.sxqq.net/sxqq/Upload/20051226172918812.jpg[/img] [img]http://www.sxqq.net/sxqq/Upload/20051226172944993.jpg[/img] [img]http://www.sxqq.net/sxqq/Upload/2005122617309911.jpg[/img] [img]http://www.sxqq.net/sxqq/Upload/20051226173046854.jpg[/img] [img]http://www.sxqq.net/sxqq/Upload/20051226173113747.jpg[/img] [img]http://www.sxqq.net/sxqq/Upload/20051226173135190.jpg[/img]
陕西省戏剧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西安举行
院排演场维修工程加固抗震部分招标会在我院召开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