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州梆子 又称“东路秦腔”。发源于同州(今大荔),盛行于以朝邑为中心的关中东府10余县。明末已有班社和演出活动,清代处于鼎盛,上世纪初因秦腔崛起而逐渐衰落。其剧目丰富,行当齐全。音乐慷慨激昂,唱腔满宫满调,表演粗犷豪迈,具古秦之风。以二股弦为主奏乐器,鼓板点拍,枣木梆子击节。代表剧目有《麟骨床》、《破宁国》、《天门阵》、《亁坤带》等。新时期创作演出的《青丝吟》、《泣血无字碑》等均受好评。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戏曲时讯
2025-08-02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团实践团到访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共品梨园雅韵同研文脉传承2025-08-01
红色基因聚军心 军民共谱鱼水情——“奋飞凌云志・涅槃正当时” 庆 “八一” 演出活动纪实2025-07-31
古老秦腔艺术的历史性突破——观秦腔《红河谷》有感2025-07-21
戏迷心声/秦腔《红河谷》—— 制作精良、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