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时讯>剧院动态

一代名儒——杨震
时间: 2020-11-20          点击量: 2898

QQ图片20201120232537.png

编者按
    新编秦腔廉政历史剧《关西夫子》不负众望,拔得头筹,荣获文华优秀剧目奖。《关西夫子》是省纪委监委打造的“一戏一剧一片”廉政文化精品项目中的“一戏”,先后入选省委宣传部“2020年度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省文旅厅、省财政厅“2020年度大型舞台剧创作资助项目”,“廉政文化三秦行”巡演剧目,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作演出。为帮助大家读懂杨震,感受他高洁的风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我们摘编了几段历史真实记载的杨震,以飨读者。

QQ图片20201120232558.png

QQ图片20201120234303.png

 

杨震(公元59年—124年),字伯起,东汉华阴(今陕西省华阴)人。出身名门,他的八世祖杨喜,跟随汉高祖有功,被封为赤泉侯。高祖杨敞是汉昭帝时丞相,被封安平侯。杨震50岁以后才步入仕途,这就要从他的父亲说起。
杨震的父亲杨宝,酷爱欧阳生传授的《今文尚书》,刻苦研读,在当地成为一代名儒。朝廷多次请他入仕,都被他拒绝。安心隐居华山脚下的牛心峪,收徒讲学。受父亲影响,杨震从小聪明好学,拜师当朝九卿之一的太常桓郁学习《欧阳尚书》。桓郁曾为汉章帝、汉和帝讲授儒经,是享誉当时的经学大师。他博览群书,对学问深钻细研,造诣精深,不到20岁便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才子。像他父亲一样,长大后亦设塾授徒。地方州郡长官缕征召他入仕,数十年不断,杨震始终没有答应。
杨震学术造诣深厚,师德高尚,像孔子那样,讲究有教无类,贫困子弟纷纷前来,四方求学者更是络绎不绝。教书长达30年,弟子超过3000人,不少后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当时,私人讲学的风气特别盛行,有名望者学生达500人是普遍现象,而杨震教习的学生达到3000多人,是十分罕见的。当时儒生称他为“关西孔子杨伯起”,意思为孔子在世,又叫“关西夫子”。可见杨震在当时教育圈是赫赫有名。 

 


QQ图片20201120232829.png

QQ图片20201120234337.png

 

古代读书人的人生理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杨震多次拒绝做官,让很多人惋惜,觉得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出去做官的机会就越来越少。杨震则认为,只有修好身,齐好家,才有资格治国平天下。杨震潜心学问,生活十分清苦。乡亲们看到后,纷纷给他送来了粮食,杨震却拒绝了乡亲的周济。他亲自耕种田地,养家糊口,坚决拒绝学生们帮助他干农活。他认为,一个人的清白秉性要从小事养起,只有不贪一粒米,才能拒千金,自己能做的事,绝不烦劳别人。 

 

QQ图片20201120233154.png

QQ图片20201120234417.png

 

50岁那年,执掌统兵征战大权的大将军邓骘派人征召杨震到他幕府任职,杨震从此步入仕途。
入仕不久,杨震被推举为地方官,先后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涿郡太守等职务。杨震入仕后,不忘清白本色,公正廉洁,从不接受官员私下拜见。
杨震从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在上任的途中,经过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在任荆州刺史时提拔起来的官员。王密看到提拔自己的上级路过自己的管辖之地,十分高兴,晚上专门去看望杨震。这就上演了流传千古的“暮夜却金”、“四知先生”典故。当晚一阵寒暄过后,王密从怀里掏出十金,送给杨震,报答老师知遇之恩。杨震看到后,十分生气地对他说:“我和你是老朋友了,我了解你才能和为人,才举荐了你。你难道不了解我的为人吗?为什么要这样做?”王密说:“恩公,现在是深更半夜,没有人知道。”杨震十分严厉地反问他:“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你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的呢?”王密听后,十分惭愧地离开了。后来杨震“暮夜却金”的事流传开了,人称杨震为“四知先生”。

 

QQ图片20201120233540.png

QQ图片20201120234506.png

 

杨震为官清廉,对自己严格要求,家风更严。他要求子孙生活俭朴,吃粗茶淡饭,平时多走路。杨震的朋友就劝他要多为后代着想,趁着他有权势的时候,多为子孙置办一些家业。杨震对朋友说:“我清白为官,让后世的人称赞他们是清白官吏的子孙,把这样的名声留给他们,不是最丰厚的遗产吗?”
一年春天,杨震从蒲州巡视完公务,顺路回老家看看。到自家门前,宅院变化让他大吃一惊,差点找不到自家的门。原来宅地上的土屋不见了,变成了一座气势非凡的大宅院。杨震生气得拍开大门,管家出来迎接,他问怎么回事?管家小心翼翼地说,几个朋友看他宅院破败,就集资给他盖了一所新院子,将来也可以留给子孙一份基业。杨震叹道,我杨震一生清白,不受别人一分一厘,怎能接受别人为我盖的宅院?杨震一怒之下,扒掉了这座豪华的宅院。
杨震位及三公,但不改为官耿直的本性,反对官场的奢靡之风,屡屡向皇帝进谏,这就得罪了一些当朝权贵,他们联合起来陷害杨震。皇帝听信了谗言,罢免了杨震的官职。杨震十分悲愤,喝下毒酒,含冤而死。死前他交代儿子,他死后用杂木做棺材,布单盖住肢体,不归葬所,不设祭祠。
史称杨震为“清白吏”,“清白传家”成为杨氏家训。杨氏后人恪守“四知”家风,严守家训,做到清正廉洁,为官清廉。

 

QQ图片20201120233832.png

 QQ图片20201120233902.png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