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时讯>剧院动态

化危为机│让中国戏曲插上新媒体传播翅膀
时间: 2020-05-21          点击量: 2355

QQ图片20200521155219.png

 


◆ ◆ ◆ ◆


化危为机,让中国戏曲插上新媒体传播翅膀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李梅


◆ ◆ ◆ ◆


庚子新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华夏大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戏曲艺术院团在应对危机,科学防疫、以“艺”抗“疫”,自觉履行文艺院团应有的社会责任的同时,如何化疫情防控之“危”为突围寻求中国戏曲发展之“机”,也是我们要积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中国戏曲在提高对危中有机、化危为机的认识基础上,增强化危为机的能力,积极变压力为动力,充分发掘新媒体传播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通过创新传播方式为中国戏曲插上腾飞的翅膀,助力戏曲艺术繁荣、发展。
在互联网和大众传媒迅猛发展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不仅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而且对中国戏曲的传播形式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疫情期间,按照疫情防控需要,广大群众居家生活。在人员流动性降低之后,群众有更多的时间“宅消费”。同时,线下的所有活动受限,线上成了唯一的选择。尤其是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人手一部手机,每个人既是接受者,也是传播者。具有“剧场性”特点的中国戏曲要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就要积极在危机下寻求契机,主动创新传播方式,占领线上阵地。利用微信、微博、短视频、云直播等新媒体传播效率高、覆盖面广、观众参与度高、体验性强、接受方便快捷等特有优势,在满足原有受众需求的同时,并借此不断扩大影响面,丰富受众群。在未来,随着新媒体传播方式更加普及和多样,相信也会带来戏曲传播和发展的新业态、新方式。新媒体助力中国戏曲传播,还需加强以下方面:

一、取长补短,加强新媒体与传统传播途径的结合

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传播范围广、速度快、交互性强等优势明显,而传统媒体的规范性、权威性、成熟性也是当前新媒体传播方式所不具备的,所以要注重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双向结合,在传统媒体传播方式基础上,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中国戏曲传播效率,丰富传播渠道,实现中国戏曲传播新业态、新气象。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广播电视台和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等联合推出秦腔名家疫情宣传防控系列广播节目,通过陕西广电网络应急广播系统覆盖全省的13282个大喇叭终端,传遍村村落落,传到家家户户。配合疫情防控创作的戏曲作品,不仅为大家带来亲切问候和精彩演唱,又在拉家常中话疫情、说防控科普卫生常识,补强新媒体在农村地区、老年群体疫情防控宣传的薄弱环节。同时,该节目通过网络、客户端、微博、微信平台等线上形式播出,受到了全国广大网友的热烈欢迎,网络点击量达1.2亿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线上线下互通,积极发挥了陕西文艺队伍的宣传作用,助力疫情防控。

二、发挥科技优势,提升新媒体传播技术支持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和5G移动通信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为新媒体助力戏曲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新媒体对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开放性、可靠性、智能性、可信性提出了新要求,高速、多样、实时实现全面感知和全程在线。5G是全新一代的无线通信技术,其超低时延、海量接入的特性可保证信息的高速传输,保证大规模用户、大量业务的安全高效运行。这就为戏曲的新媒体传播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技术条件,当受众面不断扩大、实时在线人数持续激增,仍能够满足人们观看的需要。
近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精心打造了反映全民抗疫的大型现实题材现代剧:“梅花版”陕西戏曲抗疫情景剧《生命的光芒》,首次汇聚戏曲研究院十三位梅花奖得主,用秦腔、眉户、碗碗腔、关中道情四个陕西地方剧种,通过五个独立的故事,讲述了在疫情防控战斗中,医务工作者、社区党员干部、农村基层党组织、志愿者等不同职业群体,以大无畏精神奔赴一线,无私奉献,谱写出一首首战歌的感人故事。该剧通过云直播形式,如期与全国观众“云”端相见。据不完全统计,直播当天蓝直播、陕西头条、今日头条、央视新闻+、晋风蒲剧网、秦腔等直播平台实时在线观看人数超过60万。
此外,从受众体验的角度来看,中国戏曲与大众传媒、新媒体融合从早期的戏曲动漫,到各种特效技术,再到新媒体传播中AI技术等沉浸式体验的加入,让受众真正走进戏曲、深入了解戏曲,主动参与戏曲,进而自觉弘扬和传承戏曲。

三、注重引导,主动承担戏曲人社会责任

由于新媒体传播门槛较低,人人都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必然会存在鱼龙混杂的状态。加之,个别从业者受个人素质和利益诉求所限,为保持活跃度、提高粉丝数量、维护账户等,可能会出现为追求趣味性、话题性,甚至博人眼球而失去了戏曲传播的本真意义,对观众产生价值误导。同时,也存在受众在过度的“碎片化”浏览或观看中,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很难实现中国戏曲高台教化、培根铸魂的作用。
对此,作为专业戏曲团体、文化艺术单位、戏曲从业者,应在新媒体戏曲传播中,充分发挥价值引领、去伪存真的作用,主动承担起提升受众精神文化素养、戏曲艺术审美水平的社会责任。可以借助新媒体,开设专业戏曲院团、文化艺术单位及个人微信、微博、直播平台,开发戏曲应用程序等进行戏曲传播和推广。例如,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的“我陪母亲看大戏•2020年母亲节大型云端戏曲演唱汇”活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次以全媒体直播形式推出的“戏曲马拉松直播”——《致敬英雄“艺”起前行——“星期戏曲广播会”》12小时全媒体特别直播等节目。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学府”快手视频录制推出《赏名剧 唱名段》的教唱节目;河南豫剧领军人李树建快手直播,唱响老戏曲的新传播;陈薪伊导演的抖音、直播和云会客厅,与广大网友分享戏剧之“美”等等。这些高规格、高品质的戏曲活动,一方面,让戏曲名家走近观众,让更多观众与名人名家直接交流;另一方面,戏曲人为中国戏曲、为自己的剧种、剧目代言,最大范围传播戏曲,科学引导观众对戏曲艺术进行正确认识和深入了解。
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中国戏曲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打破固有思维,主动调整创作思路,积极创新传播方式,在新媒体助力下,进一步实现中国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勃勃生机持续传播新时代的精髓和中国文化的力量。

 

QQ图片20200521155238.png


 



作者/李梅

编辑/梁雨晗 王引娟

审核/贺建忠

-  END -

QQ图片20190421061324.png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