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时讯>戏曲新闻

戏曲短视频化传播——机遇与挑战并存
时间: 2019-07-21          点击量: 6228

戏曲短视频化传播——机遇与挑战并存


作者:梁雨晗

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短视频以易制作、传播快以及受众便捷式获取的特点使其快速赢得关注,迅速占据了互联网文化产品消费的市场。据第 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8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 8.29 亿,而短视频用户规模达 6.48 亿,用户使用率为 78.2%。而短视频用户又以青少年群体为主,《2019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在短视频的忠实用户中,30 岁以下群体占比接近七成,在校学生群体占比近四成。短视频平台中的青少年用户比例,已然远高于大多数的互联网产品。快手于2011年上市,起初快手被网民戏称为“小学生的天堂”,之所以有这个称呼,是因为平台受众群体以青少年为主,平台定位也十分明确。快手平台在2016年上线了直播,开启了“短视频+直播”的新运营模式,短视频控制大部分流量,将流量变现在直播中完成。形成了完整的商业闭环,带来了极强的营收能力。

短视频在内容上,打破了以往传统媒体、自媒体信息传播的方式,人人都可以拍“大片”,记录每个人的生活。如此,受众所接触到的视频质量也与媒体的严谨度有质的区别。正因为这样的特点,每个人所传播的短视频都具有特色,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样式。

QQ图片20190721200813.png

一、当代戏曲与短视频生态现状

戏曲行业尽管面临着演出市场急剧缩水、专业队伍人才流失严重、剧团业务生产陷入一系列连锁失衡的窘境,基层院团也在苦苦坚守。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及一系列基层戏曲院团的扶持力度也在逐年加大。

戏曲短视频作为新兴的网络社会现象,具有明显的平台特征化。而戏曲短视频也在一定程度上“盘活”了基层戏曲院团,扩大了戏曲的声量。近两年来,随着戏曲专业演员的大量入驻,也为快手迎来了一批新的受众——戏曲粉丝。2018年开始,大批具有民间知名度的业余演员入驻短视频平台,戏曲观演关系通过“快手”这一载体形成了极强的互动效果,不断加入的戏曲人、戏迷共同营造了繁荣的网络戏曲文化火热景象。

但随着这种景象的持续热度发酵,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短视频业态的发展属于新兴事物,诸多观念、伦理、法规等不健康、不完善。平台监管多为内容治理、事后治理,缺乏平台规范化及全面管理制度。

二、短视频为戏曲带来机遇

1.助力发扬戏曲流派

李熊是一名90后英语教师,生活中业余爱好就是听秦腔,每天固定在短视频平台上发送一些原创作品。他的视频多为演出侧台的实况视频,视频善于挖掘戏曲舞台上程式元素。使观众在短视频中能快速捕捉到发布者的意图及导向。而他作为第一批快手平台的内测用户,很早就有了发送长视频的功能,将看似碎片化的内容,进行有序的整理,对秦腔流派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QQ图片20190721200825.png

△徐通通入选媒体民间唱将活动

2.戏曲“好声音”的力量

徐通通,是一名大学生,多次业余时间参加了电视广播戏曲比赛,得到了众多戏曲名家的指点。由于喜爱陈仁义、刘随社、孟金平等名家的艺术风格,所以他对秦腔乱弹的唱法特点进行了些研究和学习,在演唱中颇有特点。在短视频平台上,他发布了大量戏曲唱段中的“精华部分”,也就是“戏眼”。将这些唱句在51秒时间当中进行演唱,得到了大批基层观众的认可。其所在短视频平台上粉丝数量达到30万,形成了一定的粉丝效应,其之所以能获得大量关注,究其根本在于他抓住了基层戏迷的观赏需求。

3.珍贵资料的“面世”

还有很多热爱戏曲的收藏爱好者们,短视频平台为其创造了一个窗口,将一些传统剧目音像资料进行整理发布,将很多秦腔濒临失传的剧目和珍贵的剧评、历史资料等文字化内容进行传播。正是因为他们对戏曲的热爱和执着,使很多珍贵资料得到了保护,通过短视频得以“面世”。这对于专家学者在研究秦腔史考时提供了有利资料,从而起到了一定作用。

QQ图片20190721200836.png

三、短视频为戏曲发展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1.“基层演出+互联网直播”谁搭台谁唱戏?

一些短视频平台运用来吸引粉丝,获得关注,再将粉丝转化到直播间,完成流量转换。据了解,主播所获得礼物将要和平台进行税前五五开”的分成,而平台将帮助主播完成纳税,并获取其余的收入。95后的侯小姐是某基层专业院团的一名旦角演员,2015年毕业于陕西某戏校,在校期间以“嗓子好、会唱戏”赢得了很多老师的重视。据她介绍,剧团正式演员一个月基本工资一千五百块底薪,每一场演出补助按照剧中人物的重要性排序,2050元一场不等。而一名艺校毕业的小演员,想要在团里演上主角,据她介绍没有十年是不可能的。一个月下来也就演出十场戏左右,收入2千多块钱。除了演出每个工作日早上练练功,排戏的机会也比较少。无意间接触到短视频平台,因为性格开朗、活泼,喜欢聊天受到了很多受众的观众。目前有15万的粉丝关注了她。侯小姐的直播内容以清唱和聊天为主,平台还有PK的运行机制,可以在直播中与另一个主播进行PK打擂台赛,从而获取礼物。据她介绍,每个月直播收入平均三万元,最多收入也拿过五万元。

QQ图片20190721200848.png

△基层剧团演员演出前化妆

朱晓路是一名基层秦腔演员,十一岁的进入周至艺校坐科学习秦腔。现在以搭班演出糊口,多在甘肃天水、秦安等地演出,演出一场150—200元不等的收入,一天最多演出两场戏。月收入五六千左右。离家演出一般最少是十五天,家中由妻子照料。两年前接触到快手平台后,为了不让粉丝流失,两年中没有间断的进行直播,持之以恒,有了22万左右的关注。他认为:不管直播能带来多大的收益,作为演员,演出是工作,要是哪一天不给钱去演出,这个戏咱也得给人家扮上。正是因为收支不平衡,在前两年有戏曲短视频所呈现的画面是——鹅毛大雪中台上演员比观众多的一幅凄凉景象。今天在软件热门上常常能看到某当地著名演员下基层演出,某省市演员搭班演出,台下人山人海的繁华景象。一定程度上短视频也促进了基层演出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出了基层市场对于高质量演出的渴求,及专业技能优胜劣汰的现实情况。

QQ图片20190721200858.png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下乡演出照片

照目前发展来看,部分基层戏曲团体及个体对短视频平台的过度依赖,以及收支不平衡的长期艰难境地等原因,造成了这种本末倒置的现状,从长远来看,这是极其危险的。如果有一天平台运营机制崩塌,这些演员个人收入不能保证,长期在短视频平台曝光和个人营销的这些演员,是否存在不愿意回归到本体工作中来呢?那么这些对于基层戏曲院团的发展和传播是否会造成影响呢?失去了新媒介的资源,是否会让戏曲传播出现再一次的低谷? 

2.陷入唯流量论的互联网桎梏

当然,短视频的飞速发展,也衍生出了许多以博人眼球吸引流量的方式。以猎奇心去吸引受众对于一门传统艺术来说,是一种极其恶劣的负面宣传手段。例如某民间“唱将”先以短视频宣传,后用直播的形式直播“坟头唱戏”,获得了高于该主播平时直播的人气。某民间演出团体,为了取宠而迎合市场,在传统剧目当中吸收大量低俗、杂乱的文化表演行径,如演出中襁褓中的婴儿代替道具登上了《二进宫》的舞台,打破了戏曲舞台的虚拟化;在《双官诰·三娘甩翠》一折中加入迪斯科、学猫叫、扭臀等低俗元素,该视频获得了10万点击量,有2044人点赞喜欢,为了“吸粉”不择手段;以及男士化女装、身披床单唱经典名段等等。2016年短视频平台曾兴起的电钻吃玉米视频引起了大量的转发和效仿,那么这类低俗的戏曲类视频与其又有何异呢?这对于短视频平台的内容治理造成了难题,也对戏曲生态的健康传播发展造成了阻碍。

这类打着戏曲名号的低俗视频,背离了戏曲作为艺术的严谨,误导观众认知,丑化了戏曲舞台,严重破坏了戏曲的形象,使很多不了解戏曲的青年观众,看到该视频误以为戏曲就是这样的表演形态。这种自我宣传混淆了民间艺人和专业戏曲演员的区别,如何发布更多有趣、具有正能量的短视频,才是需要发布者思考的问题。

QQ图片20190721200912.png

3.“王梦婷”式成功,能否复制?

王梦婷是一名京剧演员,她的理想就是打破更多人对戏曲的概念化理解,她认为戏曲就该是时尚的代名词,所以要打破大家对戏曲的固有刻板认知。她在短视频APP上的一条戏曲换装视频获赞40余万,她发布的短视频内容紧紧围绕戏曲,以身段表演、戏曲妆容、旦角表演情绪及将流行歌曲用戏曲声腔来演唱等方式进行呈现。目前粉丝数量87.8万,可以被称之为“网红”。其中年轻戏迷占比较重,很多人通过视频去选择了解戏曲。笔者在采访王梦婷时她就说:“很多人看到我发的一些视频后,就慕名在我微博留言支持,很多外地和国外的朋友专程来剧场看我的演出,这让我更有动力和自信去传播戏曲文化。”王梦婷运营短视频的自我宣传,使其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2018年末在某晚会上她曾与著名青年歌手毛不易演唱歌曲《一纸情书》,这是一次成功的跨界尝试,毛不易负责歌曲部分,而王梦婷演唱部分吸收了京剧《霸王别姬》的元素,在微博上引起了话题性的讨论。

QQ图片20190721200924.png

△简述京剧道白特点,21万观众点赞传统文化

这类形式很好的利用了互联网新媒体技术,把中国传统的戏曲文化和时尚的新媒体手段相融合,生产出多种样态的优秀短视频作品,拓宽了戏曲的传播途径,尤其是让青年群体更直接的接触到戏曲。改变了人们对戏曲的固有刻板印象,为戏曲传播与新发展探索了一条积极的、有重要参考意义的道路。同时,这种探索下面临的问题也很突出,那就是地方戏演员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笔者认为在目前基层戏曲院团还不能解决“温饱”这个实际问题的前提下,以及这些演员职业水平和素养还不达标的情况下,这种探索是否只是个例。而省市戏曲院团演员虽具备上述两点前提条件,但王梦婷式的成功在京剧行业也只是个例,其是否昙花一现,内容和形式还可再复制?等等诸多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以传统戏曲艺术为根本内核,如何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去进行自我营销,这是摆在每一个戏曲演员面前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短视频在戏曲传播发展道路上的两面性。一方面其丰富了戏曲的宣传多样化,另一方面,一些从业者利用短视频的传播,破坏了戏曲原本的样式与状态,会影响到戏曲作为传统古典艺术的严肃性。我们清楚的看到,虽然戏曲短视频传播存在各种问题,但就整体而言其依旧是利用戏曲传播发展的良性尝试,戏曲短视频应该以严谨规范为准则,摈弃三俗,注重挖掘传统素材的优秀部分。发布者应准确把握受众群体的需求定位,创作与其认知相匹配的短视频作品,同时注重引领提高,培养受众对戏曲美学的感受和认知,引导其从普通观众成长为有鉴赏能力和欣赏水准的戏迷,才能使短视频平台在戏曲的发展道路上发挥最大的作用和价值。

编辑/梁雨晗

审核/贺建忠 李文瑶

-  END -

QQ图片20190421061324.png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