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时讯>戏曲新闻

戏曲舞台上的“高跟鞋”,一般人穿不了!
时间: 2019-07-16          点击量: 6503
QQ图片20190716192508.png

大家看到这个图

是不是以为

这是中国古代的“三寸金莲”?

不对!

其实这是秦腔旦角演员

表演“跷功”的

必!备!道!具!

是一项高难度的绝活

 

QQ图片20190716192522.png


跷功

亦称“踩跷”,“绑跷”

主要为旦角

(花旦、刀马旦、武旦)

在表演中仿照古代缠足妇女的走路姿态

传统戏曲中“跷”是件木制假小脚

它绑缚在演员脚上

用跷带缠紧,外再套“跷功鞋”

上着大彩裤遮住真脚


QQ图片20190716192540.png


      相传,跷始自陕西的踩高跷。汉唐时期,高跷名为长跷伎,最初并无纤足的扮法,后假扮女子者,为显示身材修长,苗条美观,把裤口加长至与真足齐,又在下边套上金莲小鞋,一双纤美小足在舞台上表演的惟妙惟肖,于是戏曲旦角仿效,渐成风气,并由西安传到四川。乾隆年间,又有梆子腔旦角魏长生(又名魏三)将其带至北平。演花旦者皆效之,深受观众欢迎。

      旧时,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为了塑造小脚女人形象,都需要练就“跷功”本领,这就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和痛苦的磨练。

QQ图片20190716192553.png
跷功可分“硬跷”和“软跷”两种

因而跷功鞋也分成

“硬跷鞋”与“软跷鞋”

软跷类似于极端的高跟鞋

前脚掌支撑,脚跟悬空

QQ图片20190716192607.png

一般都用枣木、樟木或榆木

因为这种材料坚实 不易折裂

跷仿缠足女人小脚形状

长约三寸,下端前尖后圆

中间凹(故有称“ 跷”为“弓鞋”)

上端有一段长8寸、宽2寸、厚2.3分

形似牛舌头尖

向上斜行的托足板

托足板与平面成75度的倾角

上系白布跷带

QQ图片20190716193446.png

QQ图片20190716192622.png


穿跷的程序


↓↓↓


1、绑木跷:木跷下端削凿成缠足女子的莲脚形状,约3寸长,前尖后圆,脚心弓起。上端呈牛舌形,长度为5寸多。绑时把脚尖朝下插在跷内。用绑带把脚背同木跷牢牢扎紧。再穿入木跷套,仍用跷带绑缚;

2、穿跷鞋:拉住鞋拔带穿进跷鞋,再将绑缚带交叉向下环绕至脚裸处,然后系紧打结;
3、带跷套:跷套为兰缎五彩线绣,俗称“裤腿儿”。上宽下窄,圆筒状,上有两根带子,系于膝下。最后放下裤脚儿便可遮住跷板,只露出跷功鞋。

QQ图片20190716192634.png


跷的功能


↓↓↓


1.使扮演角色的身材更加修长

      显而易见,踩跷之后人至少会拔高3—4厘米,在有对手戏的时候,如果演员的身高不够,也可以用踩跷的方式弥补,但对于身材较高的演员来说,踩跷便没有益处了,那会让观众“仰视”,观演体验并不舒适。

QQ图片20190716192650.png

2.使演员塑造人物更加准确

      什么样的故事情节,什么样的人物塑造,跷在其中也发挥着它的独树一帜的作用。而跷在花旦、武旦的一些代表剧目中不仅帮助演员塑造人物形象,还提高了剧目的观赏性,比如《拾玉镯》中孙玉娇无意中踩到付鹏放在地上的镯子,疼痛的后退两步,惊喜的发现地上有只玉镯。这也体现了只有缠足的人,踩着东西才会引发剧烈的疼痛,更能体现孙玉娇的“三寸金莲”。

QQ图片20190716192706.png
秦腔《拾玉镯》剧照▲


3.跷在武戏中的保护作用

      跷还有一作用就是保护武戏演员的脚背与脚踝,这主要体现在出手技巧中,武旦演员在练习出手时会做一个棉垫戴到脚上,可是上了舞台无法遮挡,就无法使用棉垫,于是,绑跷的跷带在脚踝反复的缠绕,踢出手便成为一种对演员的保护。

QQ图片20190716192718.png



脚下踩了寸子之后

重心提高

身姿显得更加轻盈

表演起来婀娜多姿的步态

更显女性的柔媚感

无论是青衣花旦还是刀马旦

都显得精致富有韵味

舞姿堪比西方芭蕾

故而踩跷功有”戏曲芭蕾“之称

QQ图片20190716192731.png
秦腔《挂画》剧照▲


但是芭蕾的舞鞋在鞋头部份有块软木

演员只有在立地旋转时

才会用到脚尖的力量

跑跳时都还是脚跟着地

而跷功要求演员一裹上木跷

腿部和脚腕都要绷直

在舞台上的每一分钟

都是仅靠几个脚趾支撑全身重量

完全不可能脚掌着地休息

长期踩跷的演员脚部会明显变形

因而训练起来难度较大

由此可见

中国的跷功确实比西方的芭蕾舞更上一筹

QQ图片20190716192745.png
跷功是中国戏曲独有的特技

由女子缠足而创造出来

他国是不可能存在的事

因此

中国的踩跷在世界戏剧舞台上

是绝无仅有的一绝

QQ图片20190716192757.png
       而今,时代在发展,观众审美也随之变化,当我们急切地需要回归传统时,不能忘记创新,而“跷”作为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应该回归传统戏曲曾经达到的黄金期、鼎盛期去体会老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和审美趣味,以便从“原汁原味”中获取中国戏曲的美的精髓所在。


转载/陕西戏曲广播

-  END -

QQ图片20190421061324.png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