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时讯>剧院动态

传统文化既要融合创新又要守住“根”与“魂”——转载自人民政协报2018年3月第7960期
时间: 2018-03-03          点击量: 3726

传统文化既要融合创新又要守住“根”与“魂”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有机结合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不少全国政协委员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已付诸实践,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琵琶行》,被“90后”改编成一首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不仅出乎意料地好听,甚至被封“背诗神器”,其中副歌部分还用了戏剧唱腔。新鲜有趣的同时,带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昔日亭台楼阁中的“大雅”正在还俗于民间。

今时今日,我国传统文化正一点点变得可亲、可爱起来,仿佛在历史长久的沉睡中悠悠醒转,以其清新而富有现代感的面貌,鲜活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

“传统文化像陈年老酒,这样纯正的、中国传统的东西,如果包装漂亮,会吸引年轻人去关注它。”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颇为看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她曾经的一个建议在很多人看来颇为超前——把秦腔和动漫等时尚元素结合起来。

对于陕西人来说,秦腔不可或缺。将秦腔艺术传递下去,培养新一代的秦腔艺术人才,让这激越、悲壮、深沉、高亢的声音传承下去,是李梅对秦腔最纯粹的爱恋。

当前,新兴文化传播方式迅猛涌现,文化选择的多元化、多样性急剧推进,戏曲包括秦腔正在逐渐失去曾经的吸引力和主导地位,其繁荣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与挑战。

“以秦腔为例,传统内容多,现代内容少,与社会现实脱节;传统剧目程式老套,节奏缓慢,与现代人群尤其是青少年的观赏要求脱节;传统戏曲表现方式单调固化,与现代科技进步能够提供的全新表现手段脱节……”诸多问题,让很多像李梅一样的传承人对戏曲的现状和前景表现出诸多忧虑。

“秦腔有600多年的历史,这样一个古老的剧种靠口口相传走到今天,它是一种活态的文物。”不仅提出“戏曲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李梅还强调“活态传承”,抢救剧目的同时,也要通过音频、视频等形式把老艺术家的东西保留下来。与此同时,融合科技与创新元素,给传统文化注入一针“强心剂”。“动漫走进家庭,与孩子们的生活那样贴近。如果用这种形式加以包装,秦腔包括我国的戏曲艺术将拥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得到更多青年一代的喜爱,进而一代代传承下去。

”戏曲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自古到今都是口传心授,老师一对一地教,把他们的艺术积累传给学生。这样一门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源远流长、代代相传?“秦腔的许多优秀传统戏,之所以数百年久演不衰、人们百看不厌,就在于从不同侧面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矛盾,使观众得到了心灵满足,获得了情感慰藉和精神寄托,在心灵深处形成厚重的文化认同和情感眷恋。”李梅认为,戏曲的生命力在于社会需求。振兴戏曲,要与时代同行,按照观众的要求和口味,推陈出新,以精品力作打动人心,表现社会生活,在多样化的文化竞争时代,保持自己的本质特点,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作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2017年重点打造的剧目,由李梅领衔主演的大型原创秦腔现代戏《项链》于元旦期间亮相西安舞台。该剧从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中汲取灵感,以当代中国社会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当代中国各类人群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引发了人物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拷问。

“打造有筋骨、有温度的精品剧目,是我们的追求。”李梅告诉记者,这部戏从酝酿到出台历经两年多时间,一直精雕细琢,边演边改。在振兴传统艺术的同时,展现秦腔现代创作的新成果,难度大风险也大,创作尽管困难但仍充满信心。

“传统戏曲不能盲目创新,还要保有其本体的审美特质和流派特色,用精美的艺术形式诠释戏剧人文主题,其魂其魄、其味其色不能改。”突显融合与创新助推传统文化发展的同时,李梅同样看重“根”与“魂”,“现代科技为戏剧表演开辟了拓宽道路、增加手段的有利条件,但我们仍然要坚持戏剧的本质特征,即虚拟化、写意化、程式化。这是戏曲讲好中国故事、树立文化自信、走向海外的基础,更是继承中国戏曲优良传统、激发艺术本质生命活力的必然要求。

转载自:人民政协报2018年3月第7960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莹莹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